料「20後」男性平均過百歲籲買年金 羅致光:祝人長命百歲要小心

撰文:石國威
出版:更新:

政府統計處月中發表的《香港統計月刊》,其中一篇文章探討「1986年至2020年香港死亡趨勢」,顯示去年死亡人數首度「超5」達50,666人。不過,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今(28日)在網誌解釋,由2010年至2020年,不同年齡的死亡率其實持續下降,若於2020年65歲男士的日後每年死亡率和2020年時的相關年齡死亡率不變,他們平均壽命實約為86.52歲,而他查看統計處「人口生命表」,便會計算到他們活到100歲或以上的機會大約為12%,機會不算太小,而2015年統計處人口推算,到2055年百歲以上人口更增加至40,610人:「現時祝人長命百歲便要小心些了。」

+3

統計處《香港統計月刊》數據顯示,去年出生的男嬰平均預期壽命是82.9歲,但羅致光在網誌表示,如考慮死亡率下降因素,粗略計算,這些男嬰的平均壽命可接近100歲,更相信到2090年,此班「20後」70歲退休的機會應該是十分低,意味他們平均要工作半個世紀。

統計處:男性平均預期壽命82.9歲 羅致光:數據非常低估未來平均壽命

羅致光表示,若以2020年的每個年齡死亡率計算,一個於2020年剛出生的男嬰的平均預期壽命是82.9歲,但從過往香港死亡率的變化趨勢來看,這個「預期」頗肯定是非常低估了這批男嬰未來平均壽命。他解釋,上述計算是「以2020年的每個年齡的死亡率計算」出來的結果,但2020年出生的男嬰成長多年後,死亡率都很大可能會較2020年時同齡的死亡率為低。

現年65歲男士活過百歲機率約12%

羅又指,若於2020年65歲男士的日後每年的死亡率和2020年時的相關年齡死亡率不變,平均的壽命還有21.52年,即約為86.52歲,若再查看統計處的「人口生命表」(life table),可能便會計算到他活到100歲或以上的機會大約為12%,即約八分之一,機會不算太小。

籲男士幫妻子買公共年金 羅致光:保障長壽額外財政風險

因此,他認為應該檢視未來的教育方向,同時又推算去年65歲的男士,平均壽命將超過90歲,若他們只買了一份到90歲時便屆滿的年金,將有超過一半的機會在90歲以後的生活開支無以為繼,就此,他推介市民購買終身公共年金。

65歲時為自己和配偶各買50萬 100歲時將共取逾230萬

羅致光強調,他以男士來計算只是統計表述上簡單,但實情女士們平均壽命較男士多5年。所以,他建議男士若太太沒有退休金或是強積金,便應為她們買多一份年金,而假設一位男士在65歲時為自己和同齡配偶各買50萬公共年金,以後每年可合共領取66,600元,到90歲時已合共領取1,665,000元,100歲時將已合共領取2,331,0003元,即使是八分之一的機會的過百歲人瑞,仍可以繼續領取下去。有關安排一方面保障她們比你們長壽所帶來的額外財政風險,亦讓她們每月都有穩定收入,兩老的家庭也會和諧多一些。

安老業界指貧困長者無力買年金:香港長壽好可能唔係福氣

有安老業人士認為,購買年金只對相對經濟能力較高的長者有幫助,但實情是本港不少長者是基層、甚至貧困,根本無力買年金,而宿位不足更是本港安老服務問題長期所在,去年有逾7,000人輪候期間逝世:「我同意佢(羅致光)話祝人長命百歲要小心啲,因為喺香港長壽好可能唔係福氣。」

學者籲及早編織退休保障 買年金後或更注重健康:同佢鬥長命

中大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則表示,年金是編織退休保障安全網的可取方案之一,當中以經濟狀況較充裕的市民尤甚,可確保晚年可獲穩定回報,他又認同指,倘夫婦們僅得一方有強積金,或太太為家庭主婦,購買年金會確保雙方均有穩建退休收入。

不過,他提到,購買年金者同時會有行為改變,包括會更注重健康,「因為同年金鬥長命」,此亦涉及港府的財政承擔力,倘投保者增多兼愈來愈長壽,「政府又係咪負荷得到呢?」

購買年金者會有行為改變,包括更注重健康,因為要同年金鬥長命。唔少市民認為股票投資較購買年金有更高回報率,但你60幾歲退休都仲可以睇住個股市,去到80、90歲時係咪仲有心力呢?
中大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

他指港人對年金缺乏認知,「好多人都唔係好清楚係咩嚟」,亦抱有誤解,「同定期存款係唔同」,認為港府應加強宣傳。他又提到,不少市民認為,股票投資較購買年金有更高回報率,「你60幾歲退休都仲可以睇住個股市,但去到80、90歲時,係咪仲更有心力呢?」,建議港人可循自身財政狀況及現金流分配等因素,及早規劃未來退休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