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大嶼|環保團體批環評研究偷步硬闖、低估影響 促環保署否決

撰文:黃金棋
出版:更新:

政府近日「明日大嶼」提交環評研究概要申請,並「斬件上馬」,分為交椅洲人工島填海工程、人工島發展、以及香港島至大嶼山東北連接路三份提交。相關申請公眾諮詢將於周四(25日)結束。
15個環保團體及關注組織今日(23日)批評,港府未有公開《香港2030+ 策略性環境評估報告》等關鍵文件,以及為明日大嶼進行完整策略性環評,形容是「偷步提交簡介硬闖環評程序」,擔心將忽略工程與鄰近發展帶來的累積環境影響、嚴重低估對海洋生態的破壞。團體將去信促請環保署否決申請,並呼籲公眾在諮詢期表達意見。

15個環保團體及關注組織批評,政府未有公開《香港2030+ 策略性環境評估報告》等關鍵文件,以及為明日大嶼進行完整的策略性環評,形容是「偷步提交簡介硬闖環評程序」。(黃金棋)

團體指,《香港2030+ 策略性環境評估報告》早在數年前完成,當中應羅列所有可能的潛在土地供應選項,包括填海以外的方案、預警各項環境影響等。不過環諮會多個委員、環團在月初諮詢時,當面要求公開完整報告,皆遭拒絕。團體質疑,「當局密冚文件是剝奪公眾知情權及選擇,營造『非填海不可』的假象」。

+2

環團︰當局有必要先研究可行替代選項

團體又指,當局有必要在開展法定環評前,先進行全面策略性環評,研究所有可行的替代選項,以及更宏觀地檢視各選項與鄰近工程的環境承載力,包括三跑、東涌新市鎮擴展、石鼓洲焚化爐等填海工程,否則難以估計空氣、海洋生態等方面的累積影響。

目前政府不但欠缺策略性環評作基本參考,更將簡介「一斬三」,擔憂當局為求「闖關」意圖進一步淡化整體累積環境影響。

團體又指,港珠澳大橋工程完成後,原棲息在北大嶼山水域的40多條中華白海豚,於工程完成後,將絕跡於該3,000公項水域。團體批評,過往環評低估對海洋生態影響,當中建議的緩解措施,包括保護區等亦未見成效。團體擔心明日大嶼項目將重蹈覆轍,將有機會令全球「易危」的中華白海豚及江豚絕跡於香港,並直接威脅到全球「瀕危」香港雙足蜥了等。

綠惜地球劉祉鋒︰咁都做到評估真係改寫教科書

綠色力量助理教育及保育經理袁欣鈴比喻,政府未有交代明日大嶼策略性研究有如「晚餐淨係問我哋食幾多條矮瓜,但無問我哋想唔想食矮瓜、仲有咩其他可以食」。她又舉例洪水橋新發展區規劃等項目,亦有進行策略性環評,並公開讓公眾參考。

綠惜地球總幹事劉祉鋒批評,明日大嶼環評研究敷衍了事,更隻字未提工程如何符合2050年碳中和的目標。對於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指,新發展區內可更容易整合交通及樓宇減碳,形容是「係一個好好嘅機遇。」劉認為其說法相當牽強:「填海一定會增加碳排放,原料、運輸都已經係高排放,唔通撑艇去?講出嚟好難令人接受」。

他強調,早前擔任環諮會成員「睇無數環評」,惟明日大嶼環評研究未有交代填海大小、確實位置及形狀等,「唔講喺邊度、有幾大點知個影響,咁都做到評估真係改寫教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