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空管再爆安全事故 上月至少6宗飛行間距不足 民航處涉隱瞞

撰文:王丹麟
出版:更新:

屢屢出問題的民航處新空管系統又有醜聞。《傳真社》今日(8日)爆出民航處涉隱瞞安全事故。新空管系統因未能及時發出「預測衝突警告」(predictive conflict alert) 及「衝突警告」(conflict alert),今年1月發生至少6宗航機飛行間距不足(loss of separation)的安全事故,其中5宗於農曆新年期間發生,惟民航處一直沒有對外公布。

(傳真社片段)

新空管系統屢發生問題,消息人士揭上月發生至少6宗航機飛行間距不足(loss of separation)的安全事故,惟民航處一直沒有公布。(資料圖片)

5宗發生於農曆新年航班高峰期​

有消息人士向《傳真社》透露,上月6宗航機飛行間距不足的安全事故,分別於13日、19日、24日、26日、27日及30日發生。其中5宗發生日期,正值本港農曆新年航班升降高峰期。按國際民航組織標準,1月13日、24日、26日、27日及30日的航班在29,000呎以下及在雷達覆蓋範圍,平面間距及垂直距離應維持不少於5湹及1000呎;1月19日的航班在29,000呎以上及在雷達覆蓋範圍外,平面間距及垂直距離應維持不少於10湹及2000呎。然而6宗涉事航機的平面距離及垂直距離,均違反國際民航組織的標準。其中,上月19日的事故,《傳真社》因技術限制未能進一步核實。而民航處一直沒有對外公布。

衝突警告機制是空管系統的安全網功能,系統會就航機的速度、飛行軌跡、天氣數據等資料進行運算和預測,發出警告讓空管人員有足夠時間作出應對,避免可能航機出現飛行間距不足、甚至相撞事故。消息人士指,由於新空管系統的預測衝突警告未能作出可靠的預測,以及太遲發出,是導致事故發生的重要原因。

資深前線空管人員:頻密程度屬歷來罕有

《傳真社》綜合多名前線空管人員消息,6宗事故中,前線空管人員均在接近衝突警告發出時,才作出反應及指示,而民航處管理層在事故發生後,只顧怪責前線人員沒有善用新系統的功能、沒有留意航機的飛行速度變化及追趕情況等,卻未曾認真檢討前線員工反映新空管系統試用以來的問題,如經常因偵測到「鬼機」(ghost target,指實際上不存在的航機,或雷達偵測的航機位置或高度出現錯誤)等。

有前線空管人員直指,員工普遍對衝突警告機制失去信心,出現預測衝突警告時,往往是先判斷是否屬誤鳴。另有資深前線空管人員指,過往使用舊空管AT1系統,一年最多發生8至10宗飛行間距不足的安全事故,批評一個月出現6宗飛行間距不足次數太多,頻密程度屬「歷來罕有,有違安全至上的大原則,當局絕對不應接受。」

民航處於本月1日發新聞稿指,新航管系統在1月19至29日期間,連續11日每日處理超過2000架次航機,其中在上月25日(即年廿八)刷新了單日最多過境航機的紀錄,一日內有939架次航機過境,比在2016年8月3日創下,原有紀錄的936架次多出3架。民航處表示,這是空管人員和新航管系統在服務需求持續高企下仍然表現優異的最佳證明。但新聞稿卻未有提及期間發生「飛行間距不足」安全事故。

令人諷刺的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昨更指新空管系統表現良好,民航處更引述張炳良指,專家小組已審視新空管系統磨合期出現的不暢順情況,同意系統運作和航空安全均沒有受影響。

6宗飛行事故

時間

航班

安全事故

備註

1月13日

日本東京飛往香港的UO3871

泉州飛往香港的ZH9093

兩機平面距離只有3.8浬、垂直距離約800呎

系統沒有發出預測衝突警告,空管人員在飛行間距不足後作出反應

1月19日

廈門航空和深圳航空的航機

平面距離不符國際民航組織於該位置所定的10浬標準

不詳

1月24日

美國阿拉斯加飛往香港的CX95

深圳飛往菲律賓安吉利斯的5X138

平面距離和垂直距離只達3.8浬和800呎

不詳

1月26日

北京飛往香港的CX347

北京飛往香港的商務噴射機F2TH

4浬平面距離

系統未能及時在飛行間距不足前60秒發出預測衝突警告

1月27日

日本大阪飛往香港的CX561

日本北海道飛往香港的CX2585

平面距離和垂直距離一度為4.7浬和500呎

空管人員起初未有應對預測衝突警報,直至飛行間距不足後才作出指令

1月30日

台北飛往香港的CX405

台中飛往香港的AE1841

平面距離和垂直距離為4.4浬和800呎

衝突警告緊隨預測警告發出

資料來源:傳真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