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塘「回流村民」花逾十年復村 難忘木頭車運百包水泥上山建屋

撰文:勞敏儀
出版:更新:

位於船灣郊野公園東北山區地帶的蛤塘村,是本港隱世村莊之一,昔日生活的痕迹早已褪色,村民各散東西,但今年70歲的原居民范運發(發哥),卻選擇在十多年前獨自籌謀復村,成為村內唯一一戶常住村民。
眼看房子已倒塌大半,他從荔枝窩碼頭用木頭車,沿山路把一包包過百斤的水泥運上山,猶如螞蟻搬家逐點搭建家園,在最熟悉的環境尋回昔日無憂的快樂。

▼發哥夫婦在蛤塘村日常▼

+3

位於山上的蛤塘村,有一間士多保留傳統客家原味道,用柴火及大鐵鑊炮製農家菜,灶頭旁堆疊了樹幹及樹枝生火,也會焗製菠蘿包、豬仔包、老婆餅等,在山野中也可嘗到新鮮麵包。老闆發哥、發嫂及飼養的貓狗,成為士多的招牌畫在外墻上。

廚房雖簡陋,但設施俱全,有舊式電焗爐,也有雪櫃供應冰涼飲品。發哥的自家果園出產檸檬、龍眼、荔枝、年桔等,也有菜田,不用下山也可自給自足。快被遺忘的小村,靠發哥夫婦一手一腳復村。

發哥、發嫂及飼養的貓狗,成為士多的招牌畫在外墻上。(勞敏儀攝)

連祖屋也倒塌 出生地變廢村感心悒

蛤塘村由范姓客家人建立,至今有三百多年歷史。發哥在這裡出世,兒時的回憶都是美好,「好多細路仔玩,拍公仔紙、彈波子……連粉嶺、上水都無去過,最多跟父母出沙頭角捲髮、買衫褲」。

直至15歲那年,發哥出市區工作,做過工廠、洋服,後來又學了一門手藝做西餅麵包,再飄洋過海到荷蘭做廚工。離鄉別井,還是覺得不適應,他決定回流香港,順道到蛤塘老家看看,豈料昔日百多人居住的小村早已荒廢,連祖屋也倒塌,成一片頹垣敗瓦,心裡不是滋味,「我在這裡土生土長,好似一下子失去了家園。」

發哥十多年前在這個無水無電又無人的村落定居,由零開始重建家園,成了村的管家。(勞敏儀攝)

一心復村 螞蟻搬家形式建屋

惡劣環境未有嚇怕發哥,反而思考了兩周頓生使命感,一心一意提早退休復村,在這個無水無電又無人的村落定居,由零開始重建家園,成了村的管家。當時他暫住在叔公的破屋,重新搭建自己的房子,忍受漏水的環境住了一年,才終於有瓦遮頭。從周邊拾來磚塊,估計至少數千塊,又從荔枝窩碼頭以螞蟻搬家形式,與發嫂用手推車運了125包水泥上山,不禁吐苦水,「幾陰功!搬水泥最辛苦,一包都百斤。」

那些年搬水泥的日子,持續了一年,發哥形容開荒的日子並不開心,幾乎天天開工,整個人快要散掉,「朝早9點開始,搬到夜晚8點,才8包。兩個人一人一包,拉下唞下,一轉起碼兩個鐘,一路起一路搬……夏天搬到成身汗,一定搬到勞損啦。」雖然沒有學過起屋,但家還是建成,他對自己的作品十分有信心,「用鎚子揼都唔爛。」

2019年才成功恢復村內供電,發哥有一段日子靠火水燈照明,後來舖設太陽能板,笑說:「不用每隔1、2日出沙頭角幫手機充電,出入浪費好多時間。」水源也是另一難題,沿著舊水管向上游走,他才找到早被樹藤、枯枝淹沒的水塘,用鋤頭砍去大樹、搬走大石,把已發霉、生鏽的水喉換新,才終於有水生存。復村之路難行,他從未有想過放棄,眼看成個蛤塘種滿生果,還帶點自豪說「靠我自己種,ok啊!都幾開心!」

發哥及發嫂在山上經營士多,農家菜吸引不少行山客光顧。(勞敏儀攝)

冀保留鄉村寧靜

終於苦盡甘來,發哥「打自己工」,習慣自在而清靜的生活,認為村內不必加入商業元素,也不欲成為新景點引入大量人流,故一口拒絕在村內成立故事館,只希望一切維持原狀,原居民有日會回流,有緣經過的行山客享用他們夫婦二人親手做的小食。

「5磅忌廉生日蛋糕都整過,新鮮嘛,人人都讚,自己有手藝唔好浪費」,更有住港島的客人提早訂做數十個老婆餅、鹹蛋酥等,他從這裡尋回滿足感。

發哥夫婦習慣自在而清靜的生活,希望村內維持原狀,原居民有日會回流,有緣經過的行山客享用他們親手做的小食。(勞敏儀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