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被遺忘梅子林及蛤塘 團體擬入村種咖啡、辦營地體驗客家文化
新界東北吊燈籠北面山坡上,昔日充滿「人氣」的梅子林村及蛤塘村,早已人去樓空,舊平房經歷風雨磨蝕留下歲月痕跡,成為被遺忘的小村落。
有團體近年為兩條村注入新活力,畫上當地「名物」的七彩壁畫、重新開墾雜草叢生的梯田,計劃在當地種咖啡及設立露營場地,棲身杳無人煙的偏遠山谷也可創造收入,保育村的文化。
▼活化森林村落▼
梅子林及蛤塘是「慶春約」其中兩條客家村落,對不少都市人是陌生的地名。1960年代是梅子林村及蛤塘村的全盛時期,各自有約百名村民,以種植稻米及果樹,例如年桔及梅子為主。但1970年代,村民因農村生活艱苦及交通不便,陸續移居到市區或外地謀生,兩條村落也逐漸荒廢。
部分屋子經歷數十寒暑倒下,雜草叢生遮蓋了鄉村容貌。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嘗試把小村回復昔日繁盛的樣子,透過「鄉郊保育資助計劃」獲資助近1,500萬元,今年初起推行為期3年、以梅子林及蛤塘社區為本的森林村落生態系統管理,是本港首個以高地森林為目標,同時保育自然與文化景觀的自然保育管理協議項目。
偏遠鄉村早已荒廢 藝術裝置進駐增色彩
從馬料水乘船到荔枝窩碼頭,需時90分鐘,再往山上步行20至30分鐘,才進入梅子林,黃牛、果子狸、網絲蛺蝶等多幅壁畫映入眼簾。這條村由曾氏客家人建立,至今已約有400多年歷史,但荒廢了超過30年,早已沒有常住村民。隨着多個藝術裝置進駐,吸引不少遊人「打卡」;重新種植原有植物,增設蝴蝶區可觀賞蝴蝶成長之路,亦設昆蟲旅館,增加村內生物多樣性。
「碩果累累梅子林」是新增壁畫之一,畫中主角正是村內常見的桔、油金子、荔枝、楊桃等。畫家葉曉文說,以前的村民靠山食山,採集野果作零食,例如把柯樹果實放入火中燴,待爆開當堅果享用,而油金子的葉曬乾後放入枕頭,有助改善睡眠。透過村民口述歷史,把記憶留在畫裡。
環境保育為先 冀原居民回歸
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項目經理游慧瑜表示,荔枝窩是「慶春約」的中心,希望把已實踐的鄉郊活化模式延續至附近村落,並發掘起獨特性,故陸續重新開墾舊日梯田,研究在高地林蔭下種咖啡等,使偏遠村落也可賺取經濟收入。她解釋,這些小村位置偏遠,若種植有機農作物出售,利潤不多,亦須承擔昂貴的運輸成本,而種咖啡的人力投入較少,加工後價格亦可提升,故把荔枝窩出產本地咖啡的經驗,移植梅子林。
除了復耕,梅子林日後或成為新營地。游慧瑜說,計劃在森林中設立營地設施,讓參加者可以觀星、夜行、跟村民學做茶粿等,成為都市人的另類客家體驗,預計最快明年下半年試業。她認為「這七條村不是競爭對手,而是互補角色」,希望令原居民感受到這裡是「未來可以回歸的村落」,亦成為其他偏遠鄉村的「借鏡」。
今年75歲的蛤塘村村長范秤有表示,在這條村土生土長,希望重新復修舊居後,從市區搬回出生地度過餘生,也期盼鄉郊活化後,離開的人也願意回鄉,重現昔日的熱鬧。梅子林村村長曾玉安亦說,除了改善鄉下環境,也希望早日開放沙頭角禁區,減低交通費,令兩條森林村落變得宜居又宜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