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離棄未婚夫留巨債 抑鬱康復者低谷中振作:咪逐樣難題拆解囉
今日(10日)是世界精神健康日,一項調查發現,95%受訪者認為港人對情緒病患者存歧視,有抑鬱症康復者哽咽指,身邊朋友對病情不理解,逐漸疏遠令她大受打擊:「佢哋話點解你成日要諗得咁負面,咁唔爭氣。」之後,前男友留下巨債,更令她人生陷於低谷,抑鬱再度復發,萌生自殺念頭,經積極求醫後終重回生活正軌。
有精神科專科醫生指,抑鬱症成因源於腦部疾病,並非「不夠樂觀」所致,他又指,抗抑鬱藥需終身服用是大眾誤解,阻礙病人獲真正有效治療,他呼籲病向淺中醫,亦盼社會接納情緒病患者。
工作時經常哭泣 服藥半年後病情曾覺好轉
Joey約十年前察覺自己情緒有異,工作時經常哭泣,「會匿埋喺廁所喊,又會打牆、打門,打到手腫晒,眼淚不停流,控制唔到」,Joey最終決定求醫,確診抑鬱症,「原來係我成長背景一路積累嘅問題無解決好」,服藥半年後,自覺病情好轉,遂決定停藥。
未婚夫不辭而別留巨債 陷人生低谷病情復發
不過事隔兩年後當時的未婚夫不辭而別,留下巨債,她陷入人生低谷,病情再度復發,「點正面都擋唔住」,再求診時發現自己同時患有ADHD(專注力不足),治療半年後情緒穩定,停藥後靠運動調整心情:「以前咩運動都唔會做,之後慢慢發掘到打拳興趣,仲操練埋打比賽。」Joey逐步解決各項難關後,生活重回正軌,現時已婚,亦已育有小朋友。
怕遭標籤歧視遲遲未求醫 身邊人理解相當重要
她又坦言,身邊人的理解相當重要,她憶述患病初期,身邊友人輪流陪伴,但後來漸遭離棄:「佢哋開始覺得好攰,又話你唔好成日形住有病啦、點解你咁唔爭氣」Joey不禁哽咽說:「係咪我好有問題?」
與他人分享經歷盼消除大眾誤解:希望我嘅悲劇唔會重演
她直言,當初擔心會遭標籤歧視,遲遲未敢求醫,惟母親隨後得悉她有自殺傾向,甚感擔憂,她終鼓起勇氣面對,「唔可以再咁落去,之後睇醫生先知自己無知,原來抑鬱症係腦部疾病,唔係靠自己可以控制到,但好似傷風感冒咁,食完藥就會好返,冇人想病㗎,咪逐樣逐項拆解。」她經常將自身經歷與他人分享,盼消除大眾誤解:「希望我嘅悲劇唔會重演。」
香港生物精神醫學會委託香港民意研究所於今年9月24至29日進行網上調查,成功訪問4340名18歲以上市民,56%屬在職人士,9%受訪者表示正患有情緒病,19%曾有情緒病史。
調查:95%受訪者認為社會對情緒病患者存歧視
調查結果顯示,97%受訪者認為壓力是情緒病成因。職場困難方面,93%受訪者認為僱主會降低聘請情緒病患者機會,原因依次為擔心情緒爆發(24%)、擔心影響同事(21%)及擔心工作表現(17%);另僅得38%人會接受子女的另一半患有或曾患有情緒病,不接受原因依次是影響家庭和諧(29%)、擔心無法照顧家庭(25%)、擔心性格怪異(19%)。調查結果又反映,95%受訪者認為本港社會有歧視情緒病患者情況。
精神科專科醫生籲及早求診 病向淺中醫
香港生物精神醫學會主席、精神科專科醫生王明爍表示,不少港人仍對情緒病患存有誤解,例如分別有83%及82%受訪者認為承受逆境能力較低及個人性格悲觀是抑鬱症成因。抑鬱症屬腦部疾病,並非患者可單靠自身意志力控制,倘乏適當治療,長期情緒問題會對身心造成嚴重影響,增復發機會,進一步傷害腦部,因此如情緒有異,應及早求診,「病向淺中醫」。
王明爍又指,抗抑鬱藥不會如傳統安眠藥、酒精、毒品等物質般導致上癮;副作用方面,一般而言十分安全,醫生亦會監察和調節藥量,如現嚴重副作用時,會建議停藥或轉藥。
他又指,抗抑鬱藥並非終身服用,一般情況下會建議病人服藥9個月至一年,隨病情穩定,可逐漸降低藥量,甚至可望停服,但復發則另當別論,需重新接受治療,若病情反覆、持續病發,則需長期服藥,「因為腦部神經網絡仲需要時間調整同復原。」
疫情逾年,王明爍提到,有從事美容業的女病人受社會環境轉變,影響病情,亦有經營貨運業生意虧損,誘發情緒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