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與工時不成正比  基層僱員只想補水?

撰文:王丹麟
出版:更新:

標準工時委員會歷經近4年時間,開了26次會,由最初討論應否立法規管工時,最終變成提出訂立基層員工合約工時及超時補償,但基層定義及保障範圍皆欠奉。委員會主席梁智鴻指,不少基層員工希望超時工作會有補償。
不過綜合政府統計處及委員會調查顯示,不少長工時工種的薪金不成正比;更有工時長工種,工資卻低於短工時工種現象;委員會早前的調查顯示,最多僱員希望制訂工時政策,是希望能達至更佳的工作與生活平衡,比率較希望有補水高出近一倍,顯示梁智鴻所言不成立。

飲食業為最高,每周工時中位數為54小時,但月薪工資中位數亦只有11,100元。(資料圖片)

近四成僱員冀工作與生活平衡

該委員會昨(27日)向政府提交的標時報告引來勞方批評,指變相將長工時合化法,及以補償解決長工時問題。委員蘇偉文指若政府推行委員會的建議,現時有逾150萬沒與僱主簽訂僱傭合約,或沒協議訂立超時補償安排的較低技術僱員可獲保障;委員會主席梁智鴻數度表示已「盡最大努力」,為制訂標準工時政策走前一步,又指不少僱員希望超時工作後可獲合理補償。

委員會委託調查機構於2014年進行的工時狀況統計調查報告顯示,在受訪的僱員中,37.5%認為制定工時政策最重要的原因,是「達至更佳的工作與生活平衡」,而「規定超時工作補償」排第三,只有19%。

標準工時委員會昨(27日)提交報告,主席梁智鴻(中)指不少僱員希望超時工作後可獲合理補償。(資料圖片)

飲食業每周工時中位數54小時

政府統計處發布的2015年收入及工時按年統計調查報告,當中顯示近150萬僱員每月工資中位數在13,000元或以下。在行業分類中,工資最低為物業管理、保安及清潔服務行業,每月工資中位數僅10,600元(詳見表一),每周工時中位數為49.4小時。

在工時方面,則以飲食業為最高,每周工時中位數為54小時,工資中位數亦只有11,100元;相反,工作時數較低的行業如教育及公共行政(不包括政府)或電力及燃氣供應、以及污水處理、廢棄物管理及污染防治活動等,工時中位數為每星期40.6小時,工資中位數卻高逾25,000元(詳見表二)。資料顯示較低技術的基層僱員,工時與工資不成正比,委員會昨公布報告,指要保障基層員工,卻連基層員工的定義及工資線亦也沒有列明,要由政府去界定。

表一:五個每月工資中位數較低行業

行業

每月工資中位數

物業管理、保安及清潔服務

$10,600

雜項活動(包括安老院舍等)

$11,000

飲食

$11,100

零售

$12,000

旅行代理、代訂服務及相關活動

$13,100

資料來源:統計處

表二:五個每周工時中位數最長行業

行業

每周工時中位數

飲食

54小時

住宿及其他膳食服務活動

49.9小時

物業管理、保安及清潔服務

49.4小時

零售

48.8小時

雜項活動(包括安老院舍等)

48.2小時

資料來源:統計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