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擬引入海外專科醫生 蔡堅料吸引東南亞醫生 社協歡迎修例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今日(31日)表示,政府就《2021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再提出三項修訂,將合資格來港執業的非本地培訓專科醫生,放寬至非香港永久性居民。
立法會醫學界議員陳沛然表示不滿,形容政府一再開倒車,對醫學界專業自主造成根本性的破壞。醫學會會長蔡堅則稱,相信修例能吸引較多東南亞醫生來港,因為本港醫生的薪酬明顯比當地高。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表示,歡迎政府提出修訂,認為令四間公營醫療機構有更多選擇,亦增加聘用人手的彈性。
陳沛然:對醫生人手流失問題「斷錯症、開錯藥」
立法會醫學界議員陳沛然表示,對於政府建議放寬至非香港永久居民的合資格海外專科醫生可來港執業,感到強烈不滿,認為最新修訂較原方案更不可取,形容是一再開倒車,對醫學界專業自主造成根本性的破壞,也是對醫生人手流失問題,斷錯症、開錯藥。他指,於今年6月曾進行全港醫生及醫科生問卷調查,收到逾2100份有效問卷,只有一成人 (11.9%)贊成引入非本地培訓醫生,近八成(79.1%)反對。在四百多名受訪醫科生中,超過九成半人表示反對。
蔡堅:相信政府承受內部壓力再度修例
醫學會會長蔡堅稱,相信政府承受內部壓力才再度修例,暫時未能估計能吸引多少專科醫生來港執業,「我就無專科醫生朋友想返嚟香港,淨係有醫生朋友想走。」他指,相信修例能吸引較多東南亞醫生來港,譬如新加坡和馬來西亞醫生等,因為本港醫生的薪酬明顯比當地高;至於歐美醫生的薪金與本港相若,變相吸引力不大;而內地院校及醫院則未流行專科醫生制度,他預料不會有大批內地醫生湧來港。他又說,醫管局須改善公院的硬件配套和待遇,否則儘管門檻再寬鬆,也無法長期留住人才。
對於港人醫科生在海外讀書但無法實習,蔡堅指這問題已存在多年,愛爾蘭及新西蘭等國家的院校一直不容許港人到醫院實習,每年涉及約數十人。他指,現時本港兩間大學每年有接近500名醫科畢業生,倘再加上數十名海外醫科生,擔心醫院未必分配足夠資深醫生人手,監察他們的表現,構成安全隱憂。
病人組織:四間公營醫療機構有更多選擇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表示,歡迎政府提出修例,認為三項修訂均令四間公營醫療機構有更多選擇,亦增加聘用人手的彈性。他相信政府容許非港人專科醫生來港執業,有助紓緩公立醫院專科醫生人手不足的問題。醫管局為港人海外醫科生提供實習機會,則能吸引他們繼續在本港工作,增加新血。而增加有限度醫生銜接途徑,則有助挽留相關人才。
彭鴻昌指,協會關注特別註冊委員會定立的院校名單,期望可涵蓋100至200間院校,擔心委員會過於嚴格,導致合資格來港的醫生人數太少。他希望委員會可盡快批出名單,讓院校可開始申請。
政府提出3項修訂建議,包括放寬引入海外專科醫生資格,容許非本地培訓專科醫生,只要獲得本港醫專認可,即使非香港永久性居民亦可申請,參與「特別註冊」途徑,在符合特定條件後便可在香港取得正式註冊;在海外畢業的醫生,只要屬香港永久性居民,即使在外國未完成實習,亦可回港參與執業資格試。此外,政府擬為具備專科資格的有限度註冊醫生,提供相關銜接安排,通過後也可加入特別註冊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