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危城|規劃師倡東北新發展須建新幹道 否則加重沙田道路負荷
沙田區交通意外近年有上升趨勢,據運輸署統計,意外數字由2018年的1,284宗上升至2020年1,403宗,升幅接近一成,今年首7個月已錄得886宗,超過去年總數一半,並已造成4死1098傷。
有規劃師指出,沙田交通網絡被視為「香港心臟」,的確存有負荷憂慮,因此未來新界東北發展不能再加重沙田壓力,有需要發展新鐵路綫、新主幹道及新隧道往來,並進行第四次全港整體運輸研究,提升運輸系統。有測量師建議,長遠可考慮將擬建的沙田T4主幹路連駁其他幹路,形成一個環形高速公路,減少外來車輛流入沙田機會。
(香港交通危城系列之三)
延伸閱讀:
交通危城|大涌橋路交界多「伏位」? 教車師傅:避禍要預早揀線
交通危城|行迴旋處如「打大佬」 教車師傅:了解優先權避免蝕底
香港規劃師學會副會長楊詠珊指出,沙田從規劃上看是一個成功例子,它有方便的交通網絡,被外界視之為「香港心臟」,跨區交通會經沙田到中環CBD(核心商業區),的確存在交通流量負荷的擔憂。
規劃師楊詠珊:要吸取屯門教訓
至於未來新界東北發展、甚至新界北發展,會否加重沙田的負擔?楊詠珊提到,根據政府2017年的《發展新界北部地區初步可行性研究》,當中會探討新鐵路的可能性方案,連接北環綫出市區,並會研究一條全新的公路幹道,應付新界東北交通流量,「大型工程項目係需要,若建造新主幹道及新隧道出九龍,係好值得做,新建道路絕不能谷爆現行嘅網絡,一定要避開沙田。」
楊詠珊又表示,新市鎮發展要吸取屯門發展的經驗,即使新市鎮內有提供工種,但必定會有一定比例居民出市區工作,而現時屯門公路每日都「逼爆」,反映除了要提供多不同工作,亦要發展新的交通網絡,不能再加重現有道路網的壓力。
應推行第4次全港整體運輸研究
楊詠珊認為,新市鎮並非獨立發展,會牽連到鄰近地區,本港過去已進行三次全港整體運輸研究,因應人口增長及社會發展,規劃不能一成不變,有需要進行第四次研究,以宏觀角度提升運輸系統。
測量師:可研建環形高速公路
香港測量師學會規劃及發展組主席林家輝就指出,沙田位於九龍及新界的接壤點,承載來自上水、粉嶺、大埔、馬鞍山、烏溪沙等車流,每日都有大量車輛通往城門隧道、尖山隧道、獅子山隧道及大老山隧道。此外,林家輝表示,沙田市中心設有大型商場、文化博物館、火車站、公共交通交匯處、酒店等,且商廈林立,容易吸引區外人進入沙田市中心,沙田區面臨區內及區外的車流。
林家輝特別提到,政府當年在規劃沙田市中心時,特地把車流引入市中心的小路,為該地域添加得天獨厚優勢,但隨着人口膨脹,這種規劃成為雙面刃,「那裏最早期的道路系統太舊了,沒有升級過,那個時候沒有這麼人,如今道路容量已經爆燈,應該要加路。」
政府正計劃興建T4主幹路,西面連接青沙公路及城門隧道公路,東面連接沙田路,而西行線行車隧道近溱岸8號的出口亦會增建支路,接駁至獅子山隧道,以方便進入沙田市中心,預料最快2028年落成啟用。
林家輝建議,長遠可參考英國倫敦、日本東京、北京和上海等,為T4主幹路增加多一條行車線,再接駁到各個路口,形成環形高速公路,發揮內環線作用,「未搵到啱嘅路口,就唔使落(沙田區內道路),唔使咁多車儲咗喺下面。」他指做法有望減輕沙田交通的壓力,亦可分散跨區車輛的車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