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妻照顧九旬夫 申照顧服務遭拒 社工:你呢啲個案個個都有
一對結婚多年的夫婦,91歲的丈夫去年曾滑倒入院,其78歲的妻子因體力早已大不如前,兩度向長者中心的社工詢問能否循普通個案隊伍,申請綜合家居照顧服務,幫忙處理勞動量較大的家務如抹窗等。惟社工一句「你呢啲個案個個都有」,拒絕其申請有關服務。立法會議員張超雄批評,現時的綜合家居照顧服務過去10年未有增撥資源,導致許多機構「連waiting list(輪候名單)都唔做」。
社工以更多人有需要婉拒申請
「好徬徨,又無人幫到我」,今年78歲的劉婆婆(化名)獨自一個照顧91歲的丈夫劉伯。劉伯原本有血壓高、白內障及便祕等問題;而劉婆婆亦有膽固醇過高及輕微中風跡象等。劉婆婆憶述去年丈夫不慎滑倒致盆骨骨折,需留院三星期,當時她更因照顧壓力太大而失眠。
兩人膝下猶虛,年事已高的劉婆婆需身兼處理家務及照顧丈夫兩職,倍感吃力。客廳其中一個燈由去年壞掉至今,兩人怕產生任何意外,一直沒有更換;而窗戶數月始抹一次,劉伯更要捉着劉婆婆的腿部免她跌倒,看似簡單的動作,對他倆來說卻毫不容易。
劉婆婆曾兩度詢問附近長者中心的社工,可否循普通個案隊伍,申請綜合家居照顧服務,減輕照顧家人的壓力,惟社工以「身體狀況未必符合條件」及「你呢啲個案個個都有」等理由,指要將資源留給其他「更有需要」的長者,婉拒其申請要求。
「我擔心我有事,佢(丈夫)都照顧唔到我」,劉婆婆嘆言因其外表上看似精神健康,更被社工定義她為照顧者,惟她自知自己身體日差,總有體力不支的一天。
工黨立法會議員張超雄指,綜合家居照顧服務具預防長者體能下降的作用;但政府自2007年後沒增撥資源,輪候時間日長,令有需要的長者隨時等候至身體變差,仍未獲相關服務,促政府增撥資源。有提供綜合家居照顧服務的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服務總監唐彩螢指,其負責的觀塘區共提供約700宗包括普通及體弱的個案,仍有過百長者正在輪候,平均需輪候約一年。唐無奈指社工並非拒絕長者獲得服務,而是在資源緊絀下,只得先處理較緊急的個案。
體弱個案需輪候10個月
政府在2003年推行綜合家居照顧服務,分為普通或體弱個案類別。普通個案指身體沒有或輕度缺損;體弱為身體有中度或嚴重程度缺損,需經由社署的安老服務統一評估機制所評定。據社署的資料顯示,截至去年9月底,正在接受綜合家居照顧服務(普通個案)的長者約有17200人,另有4000名長者正在輪候;而體弱個案則有1120個名額。截至去年年底,體弱個案輪候時間為10個月,而2015年年底輪候時間為6個月,輪候時間增長逾6成。
社署回應表示,於2016-17年度,綜合家居照顧服務的預算開支約為6億元,而普通個案的服務提供者可靈活決定名額上限,按情況滿足長者的服務需要,機構亦會優先提供服務予有急切需要的長者。又表示政府會繼續留意服務的需求,積極研究不同方案以增加服務量及縮減輪候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