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農圃水耕園啟用 每月量產一公噸 擬種日本西瓜、士多啤梨

撰文:勞敏儀
出版:更新:

全港首個結合水耕、魚菜共生及有機耕種的都市農場「堅農圃」,今晚(8日)就新啟用的「水耕園」舉行亮燈儀式。
該兩層高的水耕溫室總面積達133平方米,13個種植架種植近六千棵農作物,每月產量約一公噸。溫室採用多層式垂直種植,4.5米層架亦為全港最高。

+1

有別於一般社區苗圃的分租形式,位於堅尼地城海濱的「堅農圃」以教育和示範為主,除了數十位區內義工,場內100個花箱將由附近社福組織、居民組織、學校等負責種植和管理,街坊亦可以個人名義申請栽種和照理盆中植物。

農場首階段透過魚菜共生種植通菜、有機耕種西瓜、辣椒、香菜等作物,又透過水耕量產種植牛油生菜、日本水菜、羽衣甘藍、羅馬水菜等。「堅農圃」環保建築師陳啟豪表示,未來將種植日本士多啤梨、日本西瓜,希望在本地種植外國物種,日後減少進口減低碳排放。該農場亦會出售沙律菜,以一棵25元、三棵60元的價格出售。

+2

陳啟豪表示,該項目由非牟利機構自負盈虧經營,希望結合教育,文化及耕種,冀提升農夫地位。他透露,早前一場黑雨把農場內首個種植的西瓜浸壞,故已增添水泵加強去水,相信海岸氣候為研究極端天氣下的農耕提供大數據。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在出席亮燈儀式致詞時,鼓勵市民源頭減廢、重用餐具及回收廚餘,也希望垃圾徵費盡快通過。

特區政府早前公開邀請非牟利機構或社會企業,在堅尼地城海濱營運一個集社區及商業元素的休閒農莊。由草圖文化(Rough)提出的「堅農圃」項目最終獲得經營權。項目設計及建築部分獲發展局「支援非政府機構善用空置政府用地資助計劃」資助3,820萬元,耕種設施及社區項目部分則獲香港賽馬會慈善基金捐助6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