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社科教師培訓 教育局官員指可提港府抗疫 不談疫症起源爭論
「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將在新學年中四科推行,取代原有的高中通識科。教育局本月初公布課程指引後,課程發展處積極舉辦教師培訓,助教師了解新科要求。教育局今日(11日)下午舉辦了網上講座,向公民與社會發展科教師詮釋課程架構及學習重點。
教育局總課程發展主任林思嫺以疫情為例,提醒教師發展中、具爭議或未有足夠資訊的議題不宜在課堂內討論:「疫症起源爭論唔應該係課堂進行討論」,至於港府應對疫情的工作則可談及。
多於一名出席講座的前線老師批評,講座未有涉獵考評部份,不利老師方便備課及預備教材,促教育局盡快提供考評範例。
▼公民科課程框架:三大主題▼
講座為時約兩小時,由教育局課程發展處人員主講,包括總課程發展主任林思嫺、高級課程發展主任周志良、李維儉及課程發展主任李傑泉,四人均負責通識教育/公民與社會發展。據知,會上主要口述課程指引及教學重點,間中亦有舉例說明,最後設問答環節。
林思嫺提醒教師,教學活動須與課程相關,且要提供客觀可靠的資料及數據;由於發展中的議題具爭議及未必有足夠資訊,難持平及有充足證據討論,不宜在課堂內討論。
她以新冠疫炎疫情舉例指,學生可了解及討論政府就疫情發展所作的抗疫工作,包括港府的檢疫安排會,會舉行記者會公布確診個案人數、詳情等;然而,無客觀數據的內容則應避免課上討論,「疫症起源爭論唔應該係課堂進行討論,但政府點應對疫情、培養佢哋關顧他人,同心抗疫等正面態度同行為可教學生。」
可參考內地官方文件 了解國家規劃
教育局人員就三個主題講解,如在主題一「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提醒老師須強調香港是以行政長官為首的行政主導制度;主題二「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中,教育局建議老師毋須仔細探討國家措施,只需簡介背景、發展脈絡等。
至於主題三「互聯相依的當代世界」,教育局人員建議老師留意國際間的合作及發展,如世界銀行、世貿等國際組織的工作,亦可參考內地官方文件,了解國家規劃。
本身是通識科教師的教協副會長田方澤直言,今日講座基本上無獲得新資訊,不但無列出考評要求,更未有直接回應老師憂慮,「如果有學生質疑政府做法、問負面事件,課堂上可唔可以討論?佢(教育局人員)只答正反對立之外,仲可以多角度,可以話無直接回應到。」
前線教師昐早日出考評範例
多於一名前線老師批評,講座未有涉獵考評部份,促教育局盡快提供考評範例,讓老師掌握評核重點,編排教學內容、設計家課等。
▼公民及社會發展科:內地考察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