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試引入海外醫生︱醫專梁嘉傑:聘請評核時 應加獨立第三方意見
政府提出修例,推出「特別註冊」制度,准許在認可海外醫學院畢業的醫生,在港獲專科資格及工作五年後,豁免考試並獲正式註冊。
負責培訓專科醫生的香港醫學專科學院主席梁嘉傑今天(4日)表示,放寬引入海外醫生只是其中一個解決醫生荒的方法,又認為推行時必須保證醫生質素、確保本地生培訓機會。他建議在聘請海外醫生、批准海外醫生正式註冊這兩個過程中,加入獨立第三方的意見,以提升市民和業界的信心。
對於部份專科培訓名額不足以供給海外醫生的問題,他稱名額或可隨時間而有變化,也可考慮在私家醫院提供培訓。
梁嘉傑今天見記者,首度就海外醫生議題開腔回應,他稱修例放寬引入海外醫生是解決醫生人手問題的其中一個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又指推行時必須保證醫生質素,確保本地生培訓機會不會受不公對待,並應保持專業自主的精神,「希望政府賦予醫專有權力維持業界水準。」
唔係唔信呢啲僱主,而係有無任何利益衝突嘅團體
在修例草案中,海外醫生會由醫院管理局、衞生署、兩間大學醫學院聘用,並由這些僱主負責評核及決定海外醫生能否獲發正式註冊。梁嘉傑認為,在招聘和評核非本地培訓醫生的過程中,應加入獨立客觀第三方一起去審批,「唔係唔信呢啲僱主,而係有一個無任何利益衝突嘅團體,去參加審批,可以增加同業、市民對於整套機制嘅信心。」他直指,「僱主話得同唔得,背後可能故事好多」、「唔想有任何人覺得個僱主因為人手缺乏問題,而有利益衝突。」
增設第三方是否不信任特別註冊委員會?他指委員會僅負責制訂認可醫學院名單,未能了解個別申請者畢業後的資歷。
梁嘉傑稱這個獨立第三方必須是專業團體,由甚麼人擔任則未有定論,可以是醫專或其他人。獨立第三方能否有否決權?他稱這個第三方角色是提供意見,「(提出)佢哋要求嘅水準係點樣,平衡整個審批過程,通常用一個討論式方法,去達到大家滿意嘅結果,我唔覺得我哋有權,去絕對否決一個僱主。」
對於培訓名額的問題,梁嘉傑稱若導師、病人足夠,可以增加培訓名額,過去一直有向政府爭取更多資源及人手,偶爾得到正面回應,相信政府今次不會吝嗇。有望增加多少名額?他指不是數量而是質素的問題。
專科學院指不夠培訓額 梁嘉傑:視乎你個學院睇幾遠
不過,數間專科學院都表明無空間增加培訓名額,梁嘉傑認為,即使現時某些學院的導師和病例不足,但難保兩、三年後可出現變化,主張用前瞻性、彈性去看待問題,「無人可以一口咬定某啲專科可以加或者唔可以加(名額)……視乎你個學院向前睇幾遠」。他指現今的需求或不高,目前的培訓方式或只能培訓到較少的醫生,但若「用第二啲培訓方法、第二個角度去睇」,未來的需求或可以令專科培訓名額提高。
部分學院的規例訂明只能培訓本地正式註冊醫生,被問到這些學院是否需修例時,他稱這是歷史產生出來的現象,必須由這些學院自行討論是否修例。
現時只有公立醫院可以培訓專科醫生,梁嘉傑認為,私家醫院也可以用作專科培訓,但需視乎該院的軟件、硬件,包括醫生數量和質素、病人數量和病例種類等,前提是需達到醫專要求的水準,並非所有私家醫院都可參與,他又強調公院和私院「把尺都是一樣」。
他並指,現時醫管局會先提供專科培訓名額予本地生,再為有限度註冊醫生提供額外名額,相信日後亦是一樣的處理手法,而醫專會以同一標準去評核海外醫生。
被問到合資格免試院校名單應該如何制訂,梁嘉傑指不應單看院校的排名,因為排名有不同的參考機構,而且每年可能會浮動,指需由日後成立的委員會商討一個適當、靈活的處理方式,他亦支持在委員會內加入業外委員。
有立法會議員建議政府容許非香港居民亦可透過特別註冊制度回港,他指是否香港人、申請者來自哪個國家,都不重要,最重要是這些醫生能否達到水準。
梁嘉傑稱,就增設獨立第三方一事,已去信立法會和食物及衞生局,《香港01》正向局方查詢會否接納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