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建屋量創10年新低 團體料難達長策目標 輪候冊或「破6」

撰文:張嘉敏 王潔恩
出版:更新:

房委會公布過去10年公營房屋實質建屋量,於2020/21年度的出租公屋建屋量只有6261伙,創10年最低位;而上年度連同資助房屋的建屋量亦只有約1.1萬伙,落後長策目標平均每年約3萬伙建屋量。意味著,於2026/27年度起的5年期內,平均每年需要興建約4萬伙單位才達10年長策目標。
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指,於人力、建屋速度均較難做到年均4萬伙的建屋量,認為難達到長策目標,又估計公屋輪侯時間將逼近6年。

房委會公布過去10年公營房屋實質建屋量,於2020/21年度的出租公屋建屋量只有6261伙。(資料圖片)

根據房委會最新公布過去10年公營房屋實質建屋量,當中上年度的出租公屋落成量只有6261伙,為自2011/12年度以來最低。而計及資助出售單位的5000伙,上年度共落成11,261伙公營房屋單位,總數為10年內第三低,僅次於2014/15年度的9,938伙及2011/12年度的11,186伙。

2023/24年預測調低5,400伙

過去房委會曾預計,2020/21年會興建8,000伙出租公屋或綠置居,不過,最新預測已降至6,300伙。至於2023/24年,亦由當初預算的2.25萬伙減至最新的1.71萬伙,即大減5,400伙。

不過,在2021/22和2022/23年,出租公屋或綠置居的預測建屋量則有上升,兩個年度均分別較當初預算增加了900伙。至於其他資助出售房屋,2023/24年亦出現明顯跌幅,預測的建屋量由5,100伙大減至2,700伙。

2020/21年度的出租公屋建屋量是十年以來最低,只興建了約6000伙。(資料圖片)

2026/27年度起年均建屋量需達4萬伙

政府去年公布的《長遠房屋策略》目標,未來10年目標需要建30.1萬伙公營房屋單位,即每年平均需要興建3.01萬伙,即首5年亦要有15.05萬伙。根據上年度的實質建屋量及未來4年的預測建屋量,首5年料約有9.5萬伙公營房屋,距離目標的15.05萬伙仍差約5.5萬伙。

意味著,於2026/27年度至2030/31年度的第二個5年內,共需要興建20.54萬伙公營房屋,即平均每年建屋量達4萬伙,才可達到長策目標。

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料公屋輪候時間或迫近6年。(資料圖片)

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坦言,未來4年肯定「追唔到」長策目標,「5萬伙走咗數。」而於2026/27年度起,需要平均每年興建4萬伙公營房屋才能達到長策目標,即較現時的每年平均落成量增多一倍,認為於人力、建屋速度方面均較難做到。

料公屋輪候時間迫近6年

他又提到,對未來出租公屋落成量不樂觀,估計公屋輪侯時間會逼近6年。他指,根據當局預測,雖於2021/22年度的出租公屋落成量料會回升至約2.2萬伙,相信因應粉嶺皇后山及屯門第54區,兩個相對大型的公營房屋項目落成所致;不過其後未有大型項目落成,相信要靠新發展區才能提高供應量。

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副主席柯創盛指,對於上年度的實際建屋量感不安及擔憂,認為政府距離長策目標越走越遠,亦料公屋輪候時間會升至6年。他估計建屋量受疫情影響,促請政府需要建屋策略,亦應於正規劃建屋的項目增加地積比率。

根據房委會最新公布的公屋輪候冊數字,至2021年3月底,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5.8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3.6年。

▼即睇今期新居屋▼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