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風電場|動工要過多關 引巨型風車仍存變數 漁民盼成新景點
中電擬在清水灣對出的香港東南水域,興建離岸風力發電場,項目修改設計後,雖已獲環境許可證,惟興建前仍須闖數個關卡,包括地質勘探及政府審批等程序。中電又指,最快要到2024年才能將風力發電場納入未來5年發展計劃,最快有望在2027年落成。
有漁民代表希望日後風車場,變成綠色遊的新景點,建議中電在發電場周邊興建人工魚礁,帶來商機;亦有環保團體關注風車變得更巨型,會否影響雀鳥飛行。
中電發言人表示,已重新評估設計方案,認為透過引入巨型風車,減少興建的風車數量,不會對項目或環境影響構成實質改變。
相關新聞︰海上風電場|中電擬清水灣外建17座巨型風車發電 高度如半幢ICC
環保署指經修訂的環境許可證,除列明在施工及營辦期間須實施的緩解措施外,亦規定在工程動工前,須進行海上地質測量、提交風力發電場最終佈局、 漁業改善計劃書 、景觀及視覺圖則等。
中電發言人表示,下一步會進行地質勘探調查,了解適合興建風車位置,倘結果正面,才會進行招標,研究可興建多少台風車、葉輪大小及擺放位置等,待政府審批後,最快2024年才會將風力發電場的新投資,納入新一份《管制計劃協議》,料興建需時2至3年。
兩電《管制計劃協議》下一個5年發展計劃,包括必要資本項目,以調整發電燃料組合,提出的資本投資建議,將會直接影響電費中的「基本電費」部分。因此,政府要審核兩電建議資本項目的需要、時間和預算,減低加價壓力,計劃最終亦須經行會通過。
漁民團體建議風電場發展成新打卡景點
香港東南水域離岸風力發電項目仍在可行性研究階段,其按環境許可證要求成立的持份者聯絡小組,本月曾開會討論。成員之一的西貢漁民聯會會長鄭景文表示,當年中電提出風車場計劃時,本港未禁拖網捕魚,當時項目引來不少漁民反對。惟近年不少漁民已轉為經營休閒漁業,或載客出海釣魚,風車場項目反而有望帶來商機。鄭解釋,風電設施吸引魚類棲息,建議在項目周邊地區興建人工魚礁,載客前往垂釣;或把風電場變成綠色遊景點,均有助漁民謀生。
同樣是聯絡小組成員的坑口鄉事委員會主席劉啟康則關注,風車運作時的聲浪,會否影響沿岸住宅,過去即使非近海的村落,亦曾清楚聽到船隻的鳴笛聲。他又希望,中電日後能展示風車群的實體模型,讓居民更容易理解距離、大小及好處。
環團關注雀鳥誤撞機率
另一成員、綠色力量總監鄭睦奇則關注,修改設計後引入的巨型風車「大了、高了」,會否影響海鳥飛行,增加誤撞機率,尤其是燕鷗。翻查資料,項目區域範圍內曾發現白腹海鷗、燕鷗、紅頸瓣蹼鷸、 黑尾鷗和牛背鷺、白腰燕鷗和白翅黑燕鷗,其中白腰燕鷗已列為易危品種。而過去是成員的香港觀鳥會,今次不在小組名單之列。
中電:雀鳥密度低 預期碰撞風險輕微
中電發言人表示,根據已獲批的環評,該處雀鳥密度低,修改設計後的預期雀鳥碰撞風險仍然輕微;又認為鳥類飛行範圍預期在水面以上100米之內,相信將風車提高,反而有助減少雀鳥飛行航道受阻。中電同時建議在風場營運時,進行鳥類監測。
至於景觀影響方面,中電認為,由於新方案使用的風車數量減少,佈局將更分散,景觀點與風電場相隔一段距離,影響不顯著,但會建議風車表面,採用啞面或半啞面白色,減少反光、減少照明燈及減低照明強度。變壓站及測風塔亦會採用不反光物料製造,並會統一風車標示,風車塔架亦會採用修長及優雅設計。發言人又指,風電場離岸較遠,相信不會構成噪音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