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龜也怕怕】垃圾污染深灣 瀕危綠海龜拒來港產卵4年零繁殖
南丫島深灣沙灘是香港唯一經常有綠海龜產卵的地點,但四年來已錄得「零繁殖」情況。瀕危綠海龜一般習慣返回出生地產卵,因此深灣連續四年未見龜蹤,或意味罕有的綠海龜將永久在本港絕跡。
全球只剩20萬隻母龜
綠海龜慘成瀕危物種,與人類活動有關。因龜板可作中藥材、脂肪能製成肥皂或化妝品,龜肉、軟骨及蛋可供食用,故數量因濫捕而銳減。世界自然基金會指出,單在墨西哥每年有約30,000隻綠海龜被捕獵,估計全球只餘下約200,000隻產卵母龜,加上其他人類活動例如捕魚、船舶航行及海洋垃圾等,均令牠們的生存環境轉差,導致幾近絕種,故讓牠們自然繁殖至關重要。
垃圾攻港 或致綠海龜零繁殖
在香港,遠離人煙的南丫島深灣是唯一一個經常有綠海龜上岸產卵的地方,每年6月至10月是牠們的繁殖期。惟今年7月,環團國際海洋守護者協會(Sea Shepherd HK)發現,該處沙灘及對開海面堆積大量垃圾,其中包括膠袋、膠杯等。該協會指如有綠海龜,牠們須爬過垃圾堆才能上岸。事實上,綠海龜繁殖前一星期會到附近水域視察,若發現沙灘不適合,或會被逼在水中產卵,小海龜便會在孵化前淹死。
若選中合適地點,海龜越過重重難關上岸,並會產下每窩約100隻蛋。約兩個月後,成功孵出的小海龜會在晚上爬出沙坑,不過,出生後也面對很多生死時刻。牠們要避過螃蟹、海鳥的捕食,又要避免遭垃圾纏擾,最終才可爬入大海,回歸大自然生活。海龜存活率低,每1,000隻小海龜,只有1隻能存活成長。
深灣夠天然 吸引綠海龜
香港有多個沙灘,為何只有南丫島深灣會吸引綠海龜一次又一次上岸產卵?世界自然基金會高級環境保護主任(海洋)林言霞接受《香港01》訪問時指出,或因該處具天然海岸線,加上沒有太多人類活動,附近沒有大村落,因此亦沒有光害等污染,令綠海龜視為繁殖好地方。
不過,海龜似乎也離棄香港了。漁護署在今年11月回應《香港01》查詢時指,對上一次有綠海龜到深灣產卵已是2012年,反映已連續四年「零繁殖」。署方指,綠海龜一般需要20至30年才成熟,返回出生地產卵,而且每隔數年才產卵一次,因此,來港產卵的綠海龜數目並不穩定。
林言霞指70年代曾錄得最多綠海龜上岸產卵,連續四年不見龜蹤的情況令人擔憂。她認為畢竟綠海龜存活率低,或未及成長便死亡,故未能返回深灣產卵,亦不排除可能因為該處近年受海洋垃圾侵襲、多了船隻航行及停泊等,有機會擾亂綠海龜繁殖。
法例未能讓海龜逃過死亡威脅
為了保護瀕危綠海龜,政府除了訂立《野生動物保護條例》及《保護瀕危動植物物種條例》外,早於1999年,亦已將深灣沙灘及鄰近淺水水域劃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每年6月1日至10月31日是綠海龜的繁殖季節期間,深灣沙灘會列為限制地區,禁止遊人出入,以免打擾生態。漁護署會派員在沙灘上巡邏,如任何人非法進入限制範圍,可被罰款50,000元。但法例未能讓海龜逃過死亡的威脅。
林言霞表示在本港綠海龜主要因誤吞垃圾、遭船隻螺旋槳打傷或被困漁網而受傷或死亡,她指有紀錄顯示一隻雌性綠海龜曾於2003及2008年返回南丫島深灣產卵,至2012年牠再產卵離開後,被人發現在近越南的水域被漁網纏死,當年只有該隻綠海龜在港繁殖,此後便銷聲匿跡。
林言霞希望,市民請勿亂拋垃圾落海,已可避免綠海龜誤吞垃圾致死,如發現綠海龜擱淺或受傷,可立即通知漁護署處理,盡力保護綠海龜。
海洋垃圾令海龜致死
去年分別有兩宗綠海龜因海洋垃圾致死及受傷的嚴重個案,2015年10月有市民發現一隻綠海龜曝屍西貢白臘仔沙灘,該隻龜的胃部及腸道充斥大量海洋垃圾,包括尼龍繩、膠條、包裝袋等,是首次有公開證據證實有海龜吞食海洋垃圾的個案。世界自然基金會曾指,事件反映海洋垃圾已入侵海洋生態系統。
2015年11月,有人發現綠海龜Elmo在西頁銀線灣防鯊網附近漂浮,當時牠反應遲緩、眼窩深陷,龜殼上有紅色油漆等。Elmo送到海洋公園醫治,獸醫發現其腸道內有魚鈎,其糞便中更有漁網、膠片等,反映Elmo曾誤食海洋垃圾。獸醫為Elmo進行全港首次的海龜腸道手術,切除壞死部分並重新連接健康的兩端腸道。Elmo經過一年時間才能復原,放歸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