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女子烹飪朋友捕獲河豚 進食後疑中毒留院 情況穩定

撰文:袁澍
出版:更新:
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今日(23日)表示,正調查2宗懷疑與進食河豚有關的中毒個案,涉及18歲及45歲女子,周日進食朋友在本港捕獲的河豚魚子後,疑似中毒,衛生防護中心提醒市民切勿進食河豚。
個案涉及兩名女子,年齡介乎18至45歲,她們於周日一同在家中進食朋友在本港捕獲並經烹煮的河豚魚子後,即時至約11小時後出現脷和嘴唇麻痹、暈眩及四肢無力和麻痹。她們今日前往屯門醫院急症室求醫,並入院接受治療,現時情況穩定。

衛生防護中心發言人指出,進食河豚是河豚毒素引致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河豚毒素是一種毒性強烈的水溶性神經毒素,可影響中樞神經系統。
發言人補充,河豚毒素主要集中於河豚的肝臟、生殖腺及皮膚等器官。河豚毒素是一種耐熱毒素,不會在烹煮、風乾或冷藏過程中被分解。河豚毒素中毒可影響呼吸及血液循環系統,嚴重可能會致命。現時並沒有已知的解毒劑或抗毒素可分解河豚毒素。衛生防護中心建議市民應避免購買及自行宰洗河豚或不知名魚類作膳食用途,以預防河豚毒素引致的食物中毒。
72歲翁龍鼓灘捕獲河豚 煮食後5小時四肢無力 送仁濟ICU治療河豚中毒|在港捕獲兼自宰自煮 65歲男午膳後疑中毒 情況危殆【拚死吃河豚】丈夫烹姜葱炒河豚魚春 69歲妻食後疑中毒情況嚴重【拚死吃河豚】三男子進食河豚魚春炒蛋中毒 毒魚捕獲自香港水域【01百科】河豚毒素無藥劑解毒 清醒痛苦6小時才會死【元旦晚餐中毒】南丫島捕獲河豚自制刺身 51歲男子四肢無力麻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