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局指七成重建戶收錢後買新樓 僅逾六成原區居住
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撰寫網誌,重申現行的收購重置津貼已合理,盡量讓居民滿意,但同時要注意符合謹慎理財原則。他又透露,有七成三重建戶收取市建局的收購補償後,購買了較新的單位居主,但當中僅六成三人是「原區重置」,其餘住戶則因為不同原因要搬到其他地區居住。
韋志成表示,市建局過去幾年在已推行的59個市建局重建項目中,約有12,000戶業主和租戶獲得現金補償或公屋安置,並稱上任行政總監一職不足半年,已先後收到多封受重建影響的居民寄來,感謝市建局同事細心投入協助改善住屋環境的來信。
市建局需謹慎理財
對於近年市建局被批收購重建的標準,未足讓業主在同區購買7年樓齡住宅,韋志成重申,現時收購準則是委託7間獨立測量師行評估,令自住業主除了其被收購單位的市值金額之外,另有一筆現金津貼以協助他們在收回單位的鄰近地方購買較新重置單位,強調多年來行之有效。他又稱,理解受重建影響業主對收購價的期望,但市建局在提出合理而盡量讓居民滿意的收購金額時,也必須謹慎理財。
韋志成又指,市建局分析了14個近年完成收購及遷置工作的重建項目,在322名願意提供資料的自住業主當中,有73%受訪者在取得市建局的收購補償後重置了較新的單位居住,有19%選擇租樓居住,亦有8%選擇與家人同住。而在重置單位的業主當中,有63% 在同區購買了物業繼續居住,也有37%的業主因為不同的原因選擇搬往其他地區,當中最常見的包括長者搬到較近子女和孫兒居住的地點方便照應、家長配合孩子上學和工作的需要等等。
他強調,明白業主重置居所會面對不少問題,市建局會因應業主的情況,作出處理,例如延遲交樓日期。他又稱,市建局亦特別向業主支付樓價三成的訂金,較一般樓宇買賣的一成訂金為多,讓業主在資金運用上更靈活。
此外,韋志成稱市建局是推動市區更新工作並同時肩負社會責任的公營機構,在規劃項目和執行實際重建工作的過程中,須顧及社會的整體利益,也要盡量顧及個別人士的需要和訴求,當中要找到平衡點,說易行難,存在的挑戰實在不少,也非單靠市建局所能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