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之都恐變自殺愁城 12萬獨居長者絕望呼喚

撰文:何寶儀
出版:更新:

本港今年榮登「長壽之都」寶座,但過去一年,平均每天就有一位長者自殺身亡。是什麼令一個個老人生無可戀呢?
社會對長者輕生問題的關注,遠不如學童自殺。面對人口老化,若再對長者自殺視而不見,問題將如雪球愈滾愈大。
安老事務委員會正就「安老服務計劃方案」制訂建議作諮詢,但委員難以聽到一個個獨居長者的哀嚎,面對滿室孤寂,他們老淚縱橫,「我喺度住,講得好聽就話歎世界;講得難聽就好似坐緊監咁!」
攝影:陳焯煇、鍾偉德

郭伯伯不良於行,過去數年難以外出,形容居家猶如「坐監」。

母親逝世 九旬老翁廿年孤寂

91歲的郭美松,是一名硬朗的「潮州怒漢」,獨居在牛頭角公屋,終身未娶。廿多年前,與他相依為命的母親去世,他從此舉目無親,加上中風不良於行,左手又沒了活動能力。困在家中,他只好開着電視,為屋內添些「人氣」,他以手掩着雙眼說:「呢20幾年,我都後悔(無結婚),我真係好孤單!」

這三、四年來,他要出門吸口氣,亦是奢望,要到樓下超市,更是不可能的任務。生活很苦悶嗎?「你呢句就講咗我成世人生嘅心聲!」他把房子喻作監倉,「我喺度住,講得好聽就話歎世界;講得難聽就好似坐緊監咁!」

舊邨重建新居變孤島

回想從前,他不欲多談,只一味流淚。退休前,他居於牛頭角下邨,在大牌檔工作數十載,做過老闆,相識滿天下,後來牛頭角下邨重建,他被遷至新居,鄰居大洗牌,他失去了「最後一根稻草」,「以前啲鄰居都會幫我買菜,好多朋友,𠵱家啲朋友搬晒,咩人都唔識啦!」即使義工送他手機,他亦鮮會致電他人,「有咩用呀?打畀人又要麻煩人,人哋又要擔心我!唔好佗累人啦!」

內地公布常見電騙招數 「猜猜我是誰」橋舊一樣有人受

房子雖堆滿雜物,郭伯伯卻只孤單一人。

出門遊廟街  老淚縱橫

每天被孤獨感折磨,他指着窗外說:「以前諗唔開嗰時,諗過喺度碌落去就算!」訪問期間,他多次重複「真係好多謝你哋探我!」無法出門,他依賴家庭服務中心的家居照顧服務,義工及照顧者定期探訪,早前社工帶着他到廟街重遊昔日工作地點,臨出門前,他竟感動得老淚縱橫,「當初我以為係講笑,無諗過真係有機會去廟街,到出發嗰刻我先知係事實!」

兒孫滿堂  婆婆夜夜垂淚

膝下無兒的獨身長者,固然孤獨,但同樣獨居的80歲李婆婆,縱使養育4名兒女、兒孫滿堂、活動自如,偶然下樓買菜,在家中做小手作,卻曾夜夜垂淚,無法入眠,更曾兩度服藥自殺。

丈夫早年流連花叢,回家則喝罵妻兒,她打兩份工撐起整頭家,白天做園丁,晚上在街市洗豬腸,她曾吞藥自殺,「食咗好多種藥,好辛苦想去醫院,叫佢(丈夫)打999,送我去醫院!佢都唔肯!」

雖然有4名子女,獨居的李婆婆謂心中的孤單,不足為外人道。

10年前與丈夫分居後,最疼惜她的大女患癌去世,白頭人送黑頭人,她頓失依靠,長子忙於打理業務,每隔數月探望婆婆;而次女則甚少理會婆婆,么子則早已移民愛爾蘭,「個大女過咗身之後,佢哋(子女)好少返嚟食飯,好掛住佢哋!」

患抑鬱症  封閉自己

她的寂寞,丈夫及子女不甚了解,「講畀佢哋聽都無用,佢哋都唔明!」縱極再不情願,她卻依媳婦要求每天到前夫家照顧其起居,結果夜夜失眠,晚晚「喊濕枕頭」。

數年前,患有三高的她到醫院檢查,被診斷出患有抑鬱症,住進精神病院兩個星期。出院後轉介予生命熱線,程序策劃經理梁永棠形容,婆婆初時連交談也避免視線接觸,封閉自己。

首推二手復康用品回收計劃 一支拐杖擴展長者生活版圖

香港長者自殺率高於日本

本港去年有1,022宗自殺個案,即每10萬名港人就有12人自殺,當中長者佔3成多,自殺率遠高於其他年齡組別。參考2012年世界衞生組織數據,日本整體自殺率高於香港,但本港70歲以上的長者自殺率,每10萬人就有26.7個,高於日本,甚至英美等地。

退休無保障  社區缺支援

防止自殺組織生命熱線正跟進300多個高危長者個案,該組織的調查指,長者自殺有三大原因:身體健康、家庭問題及喪偶。生命熱線程序策劃經理梁永棠表示,長者求助個案有上升趨勢,多靠社署或社福機構轉介,因長者鮮會求助,亦較難接觸,家人需多加關注老人家,「當老人家講唔開心、有輕生念頭,家人唔好用責怪的態度、以『開心啲』同『唔好亂諗』試圖淡化。」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躍動晚年服務總主任李健儀表示,體弱及獨居的長者是自殺高危群。根據統計處《2011 年居於單人住戶的人口的概況》,2011年獨居長者為119,376,較10年前激增4成。她批評,香港遲遲未落實全民退保,家居安老支援措施又不到位,長者難以居家安老,以觀塘區彩福邨為例,位處山上,附近卻無街市及超市,買菜要到牛頭角街市,「關鍵係無Support(支援)長者,無人幫手,佢哋咪易患抑鬱症。」

香港大學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指,亞洲國家的長者自殺率較西方高,因西方地區福利制度較完善。「有啲人講係咪要傾吓安樂死?我唔鼓勵安樂死,未去到呢一步,因為我哋個support system(支援系統)未做好。」他建議,參考西方國家,加強長者與社區聯繫及推廣活力頤年(active aging)。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01》周,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