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婦呼吸機喉脫落亡 男護士稱聞警號入房 見病人躺下虛握喉管

撰文:李慧娜
出版:更新:

八旬老婦因肺部感染及心衰竭入伊利沙伯醫院治療,惟留院期間被發現呼吸機喉管脫落,並手握喉管,經搶救後不治,死因庭今日(20日)就事件展開研訊。死者兒子稱,事發當天早上,醫生曾致電他表示母親情況穩定,惟中午卻突然再接電話著他前往醫院,他抵達時母親已去世。伊院的男護士則供稱,當日聽到病人所處的單人病房響起警號,見原本坐著的女病人「瞓低咗」並虛握喉管,喉管亦已鬆脫。

死者袁燕芬(終年80歲)於2019年1月29日在伊利沙伯醫院,被發現其連接呼吸機的喉管脫落,最終搶救不治。

院方有以護套綁手防觸及呼吸器

死者長子梁振棠供稱,母親患有糖尿病及高血壓,於2018年12月24日稱感到不適,於是他帶母親到伊利沙伯醫院求醫,其母親需要留院,情況之後變得穩定,並轉往九龍醫院療養。不過,院方指其母血含氧量低,在2019年1月12日將她轉回伊利沙伯醫院,她亦要插鼻喉幫助呼吸,後來更要透過口腔插喉供氧,當時院方以護套綁手,防止她觸及呼吸儀器。

死者袁燕芬長子梁振棠(右)與幼子梁振威(左)亦有出席聆訊。(李慧娜攝)

醫生早上來電指母情況穩定

梁續指,母親及後再被轉往獨立病房,他在事發前一天採望時,母親仍精神不錯,事發當日早上,醫生曾來電稱其母情況穩定。惟當日中午醫生卻突然著他前往醫院,他抵達時母親已去世。醫生後來告知他,院方發現其母左手握著呼吸機喉管。

院方解釋母的床曾升起30度

梁表示,院方事後來信解釋,由於當時其母的床升起了30度,身體滑下,而頭向左傾側,於是能觸及喉管。

伊利沙伯醫院醫生丁允文指,袁燕芬入院時被發現肺部出現感染及充血性心衰竭,及後更出現肺炎。(李慧娜攝)

有護士指袁左手握喉管

伊利沙伯醫院醫生丁允文指,袁入院時被發現肺部出現感染及充血性心衰竭,及後更出現肺炎。事發前5天,其情況已屬嚴重至危殆,需要高效呼吸機協助呼吸。事發當日早上,袁仍能按醫護指示郁動,惟中午1時多,他獲告知袁的透氣喉鬆脫,有護士稱袁左手握著喉管,袁經搶救後不治。

插喉時有處方鎮靜藥物

丁續指,院方為袁插喉幫助呼吸後,同時向她處方鎮靜藥物,減輕病人不適,亦減低病人拔掉喉管風險,但藥物會令病人血壓低、影響循環系統。不過,由於後來發現袁血壓低,而且她插喉後未出現掙扎的情況,於是未有繼續處方鎮靜藥物。

他承認,袁的情況必須要以呼吸機維生,如果沒有呼吸機協助,會導致血含氧量低,再引致其他問題。

男護士何鴻進(前)稱見死者袁燕芬的手虛握喉管。(李慧娜攝)

病人插呼吸機後會將床升高

伊院男護士何鴻進供稱,為病人連接呼吸機後,一般要將病床升高到30至45度,以防上呼吸道液體倒流,相信當時袁的病床約升起30度,但他指袁雙手遭手帶綁著,只可郁動約4吋距離,不可能接觸喉管。他又指,他每日均會替病房病人更換口部固定呼吸機喉管的膠布,而至少每4小時會檢查一次固定病人的手帶。

見袁虛握喉管

何表示,事發當天早上,他到袁的病房巡查時,其手帶仍在恰當的位置,而在出事前未覺袁出現異樣。稍後時間,他聽到袁的病房響起警號,跑到其病房後,發現原本坐著的她「瞓低咗」,並虛握喉管,而喉管已鬆脫。

喉管仍賠著膠布

何承認,若病人身體前傾,而頭向左手靠,或者身體向下滑,的確有機會觸及喉管,不過除非刻意扯開固定喉管的膠布,否則不會脫落。他當時看到喉管仍貼著膠布,未有斷開。

案件編號:CCDI98/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