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科|教聯會指通識教材令學生對法治意識減弱 有需要監管

撰文:歐陽德浩
出版:更新: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早前宣布通識科改革安排,將取消不設獨立專題研習、課程需學習憲法和基本法、而課程將會精簡及刪減一半時間,新課程須用經送審的教科書,期望最快下學年可推行。
教聯會副主席、培僑書院副校長王惠成指,校方較關注多出的約100小時課程,政府將如何分配。他又指,通識科確實讓學生的法治意識減弱,認為教師對學生影響大,「所以政府話對教材有監管,我覺得係有需要。」

王惠成指,通識科確實讓學生的法治意識減弱,認為教師對學生影響大。(資料圖片/羅國輝攝)

對於課時減半後,通識科教師的數量或會減少。教聯會副主席、培僑書院副校長王惠成指,其任職的學校約有7名通識科老師,因他們兼任其他學科,相信轉型的問題不大。他指,校方反而關注多出的約100小時課程,政府將如何分配至其他方面。

王認為,通識科的本意為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多角度思考問題。但他指,通識科確實讓學生的法治意識減弱,「事實上(通識)同社會上違法達義、公民抗命,令學生對法治減弱咗,喺另一方面加強咗。」

王續說,社會上對通識科有一定意見,雖然他並非通識科教師,但明白教師的個人觀點、選擇的教材、教學角度及例子,對學生的思考帶來較大影響。「所以政府話對教材有監管,我覺得係有需要。」

▼施政報告2020八大重點▼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