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器官捐贈主任用微信Facetime取遺屬同意 讓先人遺大愛

撰文:陳倩婷
出版:更新:

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人類生命更顯脆弱,除疫症威脅,尚有不少人正等候移植器官續命。醫院管理局數據顯示,2020年首11個月,遺體器官捐贈的宗數較去年錄得20%升幅,逝者家屬的同意率亦較去年增約5%至10%。

疫症奪走逾百人性命,器官捐贈聯絡主任表示,社會普遍對生與死的議題多了反思,亦令更多家屬願簽同意書,讓其他病人獲一線生機,醫管局珍惜每一個游說的機會,即使疫下與家屬面談的情況減少,醫護亦願花三倍時間與離世者的家人溝通,望成就更多大愛。

2020年首11個月,遺體器官捐贈的宗數較去年錄得20%升幅,逝者家屬的同意率亦較去年增約5%至10%。(羅君豪攝)

病人若被醫生診斷為腦死亡,而其身體適合捐出器官的話,個案會交由醫管局器官捐贈聯絡主任接手,與家屬面談及溝通,提供心靈支援之餘,亦可了解逝者及家屬的意願,不過至親離世,最先要處理的是情緒。

器官捐贈聯絡主任蔡松林及歐陽詠恩受訪時多次提到,與家屬溝通最重要是人性化。今年適逢新型肺炎來襲,蔡松林表示,疫情期間器官捐贈的工作一直無間斷,不過與病人家屬面談的機會受疫症影響而減少,部份人或擔憂染疫而避免到醫院,醫護需花心思與家人溝通。

安排視像對話 讓家人見至親最後一面

蔡松林憶述指,在年初疫症爆發的早期,有一名中年男患者因中風入院,其妻當時在內地未能來港,為了讓病人妻子更了解丈夫情況,聯絡主任遂利用內地常用的微信應用程式,讓病人與妻子通話,每日兩次更新病情,另外亦透過病人的父親與病人妻子聯絡,終獲其首肯願捐出丈夫器官。

至疫症第二波爆發,海外回港的機票供應緊張,有一名患者遠在澳洲的女兒無法回港,醫護亦「特事特辦」利用Facetime程式讓女兒隔着屏幕,看望病榻上的爸爸最後一面。

蔡松林指出這種做法可提升透明度,增加家人對醫護的信任,亦令家人有足夠時間做出相應決定。

助檢疫人士到醫院面談 促成捐出妹妹器官

他們亦曾遇上檢疫期間到院的家屬,曾有一位30多歲女病人因心臟停頓送院,在港親人只得媽媽,眼見女兒香消玉殞,情緒起伏很大。病人的兩位哥哥本來於內地公幹,回港檢疫期間獲衞生署批准隔離期間外出到醫院面談,並簽下捐贈同意書。蔡松林透露,醫院需安排這類人乘坐指定電梯到病房,事前亦要做好與感染控制組及衞生署的溝通,方可事成。

疫症下港人反思生死 更明白疾病的傷痛

不過蔡松林承認,視像通話只屬輔助性質,始終不能取代面談。器官捐贈聯絡主任歐陽詠恩提到,以往與家屬談話時,可以觀察到家人面上的微細變化,眉頭一皺,聯絡主任大可給予身體接觸一類的關懷,如拍拍其膊頭以安撫情緒,惜疫症之下面談機會大減,溝通困難大增。

她透露曾有病人因心臟停頓及腦缺氧後入院,其丈夫須照顧子女,亦因避免染疫而減少到醫院,醫生遂由每日致電予家屬解釋病情,護士再逐一致電予不同的家人。比起疫症之前統一約全家人面談的做法,歐陽詠恩估計需用多三倍時間去溝通,不過每個捐贈器官的機會均彌足珍貴,醫護亦願花心思望家人釋疑。

一場新型肺炎奪走全球多人的性命,本港亦有逾百名患者病歿,蔡松林及歐陽詠恩均指出,疫症下港人更能明白疫症帶來的傷痛,即使是年輕人亦可能因病離世,一定程度上對生與死的議題多了反思。

▼感染風險通知流動應用程式▼

+4

捐腎宗數較往年增3宗 惟未回復至2018年水平

歐陽詠恩表示,今年家屬願簽捐贈同意書的比率較去年增加約5%至10%,料與市民對器官捐贈的認識增加有關。醫管局的數據顯示,今年截至11月3日,離世的捐贈者人數為34人,較去年全年的28人多6人,其中腎臟的捐贈宗數為45宗,較去年的42宗略增。

雖然今年的升幅仍未回復前年的數字、2018年遺體捐腎的數目為60宗,遠多於2019及2020年,歐陽詠恩解釋,捐贈數字的變動,很大程度視乎病人是否適合捐贈器官,未必與社會氛圍掛勾。

今年11月14日為器官捐贈日,醫管局呼籲有意離世後捐出器官的市民,盡快登記在「中央器官捐贈登記名冊」,並將自己欲遺愛人間的意願告訴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