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局拒開放中環海濱地 軍用碼頭年燒30萬公帑「養雜草」   

撰文:黃靜薇
出版:更新:

政府3年前修訂中環分區計劃大綱草圖時,將一段150米長、面積約0.3公頃的休憩用地修訂為軍事用地,撥歸解放軍駐軍作軍用碼頭,將臨海的中環海濱長廊斬斷。過去發展局曾多次承諾在不用軍事用途時,會開放予公眾使用,不過《香港01》記者上月底再到現場視察時,臨海走廊一直被鐵絲網圍封,裡面寬闊的海傍空地卻雜草叢生,與一網之隔、熙攘的海濱極大對比。
然而「雜草地」原來有人打理,發展局回覆稱,軍用碼頭每年的管理及保養開支合共約30萬,包括僱用保安及維修等,又強調高院上訴法庭正處理與軍碼相關的司法覆核申請,在案件完結前不會交予駐軍使用,亦不能開放予公眾。

圍封後的海濱長廊生出一片雜草地。

3年前政府不理反對聲音,向城規會申請將中環海濱長廊其中一幅核心地段劃作軍事用地,雖然當時政府曾諾下大部分時間會開放予公眾,但「還港於民」的承諾至今仍未兌現。記者上月底到現場視察,發現屬軍用碼頭的範圍一直被鐵絲網圍起,圍封後的海濱長廊人跡罕至,從鐵絲網窺看,發現大片雜草從地磚的隙縫間長出,中環海濱被切割的一塊猶如一片薄草地,由於碼頭被圍封,市民只可由旁邊的行人通道穿越海濱長廊。

中環海濱長廊原是一片珍貴面向維港的公共空間,惟政府將0.3公頃歸作軍用碼頭。(資料圖片)

荒草地恆常開支每年達30萬

不過,「荒草地」原來有人打理。發展局表示,軍用碼頭由於正受司法覆挑戰,在法庭有裁決前不會交予駐軍,而地政總署現時負責該用地的日常管理,有關開支每年為17.5萬元,大部分為僱用保安服務的費用;至於保養及維修的開支每年約10萬元,包括提供電力、火警自動警報傳送系統、消防檢驗及維修等。 

翻查過往資料,財委會在2015/16年度的開支預算中,陳茂波曾透露立法會就中環填海計劃第三期批核的工程預算為57.62億元,粗略估計興建軍用碼頭及相關碼頭設施的費用約佔總額1%,即大約5,800萬元。雖然政府曾多番強調,解放軍駐軍在不使用碼頭時,承諾會開放公眾使用,惟這個造價近6,000萬元的碼頭在落成幾年後,仍將市民拒之門外。

圖中可見電動摺閘被放在一角未有使用。

曾多次表示會開放予公眾使用

政府過去多次表明表明碼頭只在進行軍事用途時才會關閉使用,當碼頭不用作軍事用途時,會開放予公眾作為海濱長廊一部分使用,而且按中環新海濱城市設計研究的建議,會在碼頭東西兩端安裝電動摺閘分隔軍用碼頭與海濱長廊,當毋須使用時方便收藏於建築物內。惟記者現場所見,軍用碼頭已全部完工,但電動摺閘亦安放在鐵絲網內未有使用,甚至同樣長出雜草。

許智峯表示,推廣單車友善政策有助改善路邊空氣質素。(資料圖片)

許智峯:無了期等待是社會虛耗

發展局回覆《香港01》指,高等法院上訴法庭正處理提出司法覆核的組織就「訟費保護令」提出的上訴申請,未完成所有法律程序前,軍用碼頭用地不會交予駐軍,但亦不宜開放作任何公眾活動。

身兼中西區區議員的立法會議員許智峯指,政府堅拒在駐軍接手前將海濱開放予公眾,最壞的情況可能要等待3至7年,斥政府是雙重浪費,「一來每年浪費30萬公帑、二來浪費了如此美麗的海濱,也不知等到何時,(政府)是很過分和離譜。」他建議政府可將用地以短期租約的形式租予康文署,避免社會無了期的等待和虛耗。

整個中環軍用碼頭約以5,800萬元建造,惟完成工程後政府一直置之不理。(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