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裁員|一文回顧國泰歷史 曾為全球最佳 炒油損手失藍籌地位

撰文:黃偉倫
出版:更新:

連月盛傳裁員、重組的國泰航空,今日(21日)公布最終方案,裁員8500人。貴為本地航空業龍頭,國泰紮根香港逾70年,曾有無數風光歲月,更獲評為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可惜近年表現下滑,而且期油投資失利引致虧蝕,裁員之餘,更失卻逾30年的「藍籌股」地位。
疫情下,全球航空業蕭條,暫時復甦無期,曾經歷多次工潮、亞洲金融風暴、沙士的國泰,亦史無前例需政府注資。《香港01》回顧國泰過去70多年歷史。

國泰成立於1946年,是香港第一間提供民航服務的航空公司,由兩名曾參與二次世界大戰的空軍機師創辦,分別為美籍的Roy Clinton Farrell及澳洲籍的Sydney Hugh de Kantzow。國泰初時於上海以「澳華出入口公司」的名義發展,首創運送貨品來往中國及澳洲,之後再到香港營運。

到1948年,當時的英資商行太古洋行收購了國泰45%股權,澳洲最大的私營航空公司澳洲全國航空,則收購了35%;其餘20%,則由原創辦人各持10%。同年10月,公司正式註冊名稱為「Cathay Pacific」,當中「Cathay」為中世紀歐洲人對中國的古稱,意即「契丹」;「Pacific」則象徵兩名創辦人,希望國泰客機可從中國飛越太平洋的夢想。

國泰並非當時唯一於香港註冊的航空公司,1947年時,有另一間「香港航空」(與現時的香港航空無關),不過1958年時,由國泰全面收購,並接收其原有航線,包括東京、台北等。自此,國泰成為唯一於香港註冊的航空公司,雄霸航空業一段時間,直至港龍航空於1985年成立。

在獨佔香港航空界的數十年間,國泰在1960年,為首家國際航空公司開辦前往大阪的航線;1982年,推出首個香港直飛加拿大溫哥華的不停站服務;之後再先後推出香港直飛英國倫敦的不停站航班。1986年,國泰正式晉身藍籌股之列。

+3

曾4度獲評全球最佳航空公司

踏入2000年後,國泰多次獲獎,更分別於2003年、2005年、2009年,及2014年,獲Skytrax評為年度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另外2006年,國泰成功收購競爭對手港龍航空。

雖然風光數十載,但國泰亦不時爆出工潮,也並非首次大規模裁員。1981年6月,1,500名地勤人員就加薪問題,與資方談判破裂,於是發起3日罷工,當時所有乘客行李因此毋須過磅。1992年底,國泰出現人手不足,勞資就此談判,空服員工會拒絕加班,資方解僱3名員工,結果到1993年初引發員工大罷工,歷時17日,最終由當時立法局介入,設立監察會,確保員工不被秋後算賬,3名員工復職,終化解工潮。

屢爆工潮 勞資關係長期成焦點

到1999年,國泰空中服務員工會指,國泰單方面更改機艙服務員的薪酬架構,暫停一年增薪點等,就此入稟高等法院,官司持續多年,直至2005年3月,工會獲得勝訴,國泰需賠償3.5億元。到2007年,勞資雙方就醫療自付診金政策再起爭拗,計劃於聖誕節旅遊旺季罷工,事件由勞工處介入協調,最終雙方達成協議。之後2012年底,250名國泰員工在機場示威,抗議加幅僅2%,並發最後通牒,再次計劃於聖誕節期間罷工,最終雙方達成協議,化解工潮。

國泰裁員亦絕不手軟。在香港回歸後,旋即面對亞洲金融風暴,旅遊業受重創,國泰當時亦受到打擊,決定裁員760人。到2017年5月,由於之前燃油對沖錄得85億元的巨額虧損,最終國泰由盈轉虧,需裁員600人;同年11月,國泰被剔出恆指成份股之列,失去逾30年的「藍籌股」地位。

+8

反修例事件被指以言入罪 鼓勵員工「篤灰」

到2019年,國泰捲入反修例示威風波,機場曾舉行多次示威,另有包括國泰在內的部分航空業職員,響應8月5日的大罷工。內地民航局於8月9日,向國泰發出安全風險警示,要求禁止參與和支持非法遊行示威的人員飛內地航班,並要求國泰報送所有飛往內地和飛越內地領空的機組人員身分信息,如未經審核,會拒收該航班。時任國泰行政總裁的何杲,事後就事件辭任。

國泰之後再解僱多名職員,包括涉因社交媒體言論被裁的國泰港龍航空空勤人員協會主席施安娜;又推「篤灰」政策,鼓勵員工舉報違規行為。工會曾就此舉行集會抗議,認為連串事件是白色恐怖,打壓員工言論自由。

+3

踏入2020年,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各國設入境限制,航空業首當其衝,國泰多月載客量按年跌逾九成,即使推無薪期等措施,亦無補於事,最終政府於6月宣布,向國泰注資273億港元。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稱,若國泰出事,可能觸發系統性風險,政府遂決定打救,保護香港國際航空樞紐地位。不過,國泰始終難免裁員重組命運,至於前景如何,仍然難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