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援助|7人隊疫下未停工 為近千家庭撲食物:有長者敲門要飯

撰文:黃詠榆
出版:更新:

疫情肆虐大半年,本港失業率升至6.4%,近16年新高,基層市民需要的支援亦隨之而增加。
位於深水埗的啓愛共融社區中心幾乎每早都會出現一條長長的人龍,排隊拿熱飯。服務近千個家庭,原來背後僅得7名全職職員,「7人小隊」由尋找食物來源,以至分發食物亦是「一腳踢」;獲援助的受惠劏房戶坦言有感雪中送炭,「咁嘅情況下有人幫到你……心情唔同….有時我會諗唔係得自己有問題,成個香港都捱緊!」
中心創辦人亦憶述,疫情初多間非牟利機構突然煞停服務,一度有長者在中心門外敲門要飯,近月求助人數翻倍,故機構疫情下亦未曾停工,為基層服務。

延伸閱讀:

食物援助|社署申請個案大增五成 基層組織促延長8周援助時間

有食物銀行、機構捐贈食物,中心職員和義工以人鏈方式傳遞。(羅國輝攝)

1200呎兩層的空間,擺放不同食物,如米、油、鹽等基本食品,4個大雪櫃亦塞爆冷藏食品,在旁更有各項物資,如他人捐贈的拖鞋,口罩、酒精搓手液等。義工們出出入入,收貨、拆箱、派食物……忙個不停,天氣陰晴不定,一時太陽猛烈,一時下起毛毛雨,但人群未散,一眾人亦如常工作。

+1
劏房戶張太每周平均有2日會到中心領食物。(羅國輝攝)

受惠劏房戶:丈夫每月放9日無薪假 現如雪中送炭

排隊的有長者、家庭主婦、小童,各有自己的故事。張太是其中一人,丈夫任職廚師,她則在按摩店做兼職。丈夫自過年後每月要放9日無薪假,年中疫情緩和,7月生活一度回復「正常」,豈料第三波疫情來勢洶洶,政府連番收緊防疫政策,包括禁止晚市堂食、按摩院等12類埸所需要關閉,8月需放二十多日無薪假,她亦面臨無工開情況。她又指,丈夫任職酒樓雖然有申請保就業計劃,但作為打工仔「唔清楚,咩都無」。

收入大減,積蓄又所剩無幾,一家三口居於深水埗200呎劏房,連水電費,每月支出近6000元,曾向業主提出減租惟遭到拒絕,日常唯有盡量節儉,食物援助令她有感如雪中送炭,「咁嘅情況下有人幫到你……心情唔同….有時我會諗唔係得自己有問題,成個香港都捱緊!」

「有時我會諗唔係得自己有問題,成個香港都捱緊」。
劏房戶 陳太
啓愛共融社區中心創辦人傅雅妮(Elli)指,中心服務近千個家庭。(羅國輝攝)

第一波疫情 有長者敲門要飯

服務近千家庭,但啓愛共融社區中心僅得7名全職職員,領軍人便是創辦人傅雅妮(Elli) ,食物援助服務佔每周四日,兩日對象是長者,另外兩日對象便是基層家庭。在第一波疫情時,不少非牟利機構一度暫停開放,中心亦因此收不到食物,她直言:「啲長者幾癲呀,敲玻璃門,『要飯呀要飯呀』,我哋畀開150個長者食飯,突然停咗喎,佢哋咪係咁敲。佢哋唔明咩係疫情,我哋畀口罩佢,佢話唔要,我要飯。」Elli當日隨即與不同機構洽談,兩日後重新提供食物。

「敲玻璃門敲到癲咗,要飯呀要飯呀,我哋畀開150個長者食飯,突然停咗喎,佢哋咪係咁敲,佢哋唔明咩係疫情,我哋畀口罩佢,佢話唔要,我要飯。」
啓愛共融社區中心創辨人傅雅妮(Elli)

笑言派飯無法WFH

因應疫情,政府實施限聚令,雖工作關係可豁免,但由於不想引起公共衛生風險,機構一般都會分流派發,但同時令工作負擔更重,「由8個、4個、2個,時間咪越嚟越長。」Elli亦打趣道:「派飯邊有得Work from home(在家工作)?」中心職員累垮,但看到基層燃眉之急,一眾人未有停下,繼續投入工作,為街坊撲物資、撲食物。

社署數據顯示,今年首8個月短期食物援助服務計劃申請較去年同期增五成%。(羅國輝攝)

▼10月2日起重開處所及放寬措施▼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