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鳥會推算全港有26萬隻麻雀 減少公園、商業區出沒或與疫情有關

撰文:勞敏儀
出版:更新:

鬧市中不同角落常見麻雀的小小身影,香港觀鳥會第5年進行麻雀普查,推算全港有約26.6萬隻麻雀。
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蔓延至鳥界,觀鳥會估計商業區內店舖減少營業,市民多居家抗疫,減少到公園活動和飲食,故商業區及休憩區錄得的麻雀數量明顯減少,住宅區的麻雀平均密度則明顯增加。至於麻雀最喜愛地區,仍集中在人口密度高或較多舊樓的屯門、深水埗及沙田區。

樹麻雀在垃圾中覓食。(Meie / 香港觀鳥會)

今年麻雀普查在5月2日至10日、早上8時至11時其中一個小時,分別在全港18區的住宅、工業、商業、康樂及休憩區、農業及鄉村進行,普查路線共87條,超過71位普查員參與。受疫情影響,今年未有公開招募市民擔任普查員,改為由受過專業普查及鳥類辨認訓練的職員及資深義工進行。

普查結果顯示,本港平均有近26.6萬隻麻雀,對比過去4年數據,整體沒有明顯增多或減少的趨勢,但出沒的地方則有機會受疫情影響而出現差異。香港觀鳥會高級研究專員彭俊超表示,疫情下商業區內店舖減少營業,市民亦多留在家中抗疫,減少到公園活動和飲食,甚至餵飼雀鳥,故當普查員點算時,休憩區錄得的麻雀數量明顯減少,住宅區發現的數量則明顯增加。

至於築巢地點分布,在109個鳥巢中,九成鳥巢都築在人工建築物上,分別有近三成發現在排水或排氣口,以及冷氣機底,亦有逾兩成發現在大廈外墻,築巢在植被的只有一成。彭俊超分析18區麻雀平均密度,發現最多麻雀在屯門、深水埗及沙田出沒,估計因人口密度高及樓宇年份高,反映麻雀偏好在安全而非天然地方築巢。

被問及去年社會運動期間,警方發射大量催淚氣體對雀鳥影響,彭指有文獻指動物均不喜歡這些刺激性氣體,有機會驅散雀鳥;至於會否導致雀鳥不復返,他說今次普查數字看不到有關影響,但不能說這些氣體對雀鳥零影響。

此外,觀鳥會今年挑選四種市區常見的雀鳥(則紅耳鵯、珠頸斑鳩、鵲鴝及紅嘴藍鵲)進行試驗性質普查,估算在本港市區的紅耳鵯有6.5萬隻、珠頸斑鳩有5.8萬隻,鵲鴝有1.8萬隻、紅嘴藍鵲則有2千隻。該會發現,樹麻雀、鵲鴝、珠頸斑鳩及紅嘴藍鵲皆喜歡棲息住宅區及休憩區,紅耳鵯則喜歡棲息在鄉郊地帶,同時期望城市鳥類普查能擴大成日後「公民科學」活動,建立城市生態資料庫。

大樓排風口的樹麻雀巢。( Kannis Tsui / 香港觀鳥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