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女大專生跟不上電子學習 且怕染疫拒與人接觸至抑鬱
新冠肺炎疫情下,市民為拉開社交距離,多留家避疫,學校改以網上授課,有修讀醫療相關課程的女大專生,因跟不上電子學習,功課落後而感到壓力,又怕被疫拒與人接觸,漸漸感到抑鬱;此外,一名二十多歲獨居的OL,去年底失戀後,遇上疫情,無法旅行散心,加上親友不欲外出見面,她只能留家工作,持續數月後,其情緒變差,本來恐慌病情穩定的她,出現焦慮須服藥治療。
精神科專科醫生麥永接提醒,市民防疫亦不宜與世隔絕,可以視像會面等與朋友相見。
新冠肺炎│精神科新症七成與疫情有關 飲食業老闆壓力爆煲患焦慮
精神科專科醫生麥永接表示,去年六月反修例運動開始,不論政見如何,港人亦難免感到壓力,低落情緒累積數月至農曆年時,不少人已感到相當困擾,隨著疫情來襲,港人生活面對巨大轉變,又要憂慮學業或工作問題,令不少人出現情緒問題。他透露,今年四月起,約七成因情緒壓力向他求助的新症個案,皆與疫情有關。
女大專生憂染疫出現「疑病症」 煲劇、上網都無興趣
一名正修讀醫療相關課程的大專女生,以往無情緒問題,但疫情期間經常感到喉嚨痛及發熱,自行探熱或求醫時卻沒發燒或實際病徵,整天沒精打彩,「她很緊張學業,但想讀都讀不到,整個人『落晒形』,煲劇、上網都無興趣」,最終在父母鼓勵下求醫。憂心染疫的她,出門前須再三確認診所所在大廈過去半月沒確診個案踏足,才願求醫。
原來該女大專生跟不上電子學習,功課落後而感到壓力;加上怕被感染而拒與他人接觸,漸漸感到抑鬱,出現「疑病症」。而她求醫後曾嘗試做放鬆運動,但努力半個月情緒仍持續繃緊,最終須服藥才能穩定情緒。
獨居OL失戀困在家、加劇焦慮
疫情期間不少舊症的情緒亦出現波動。一名二十多歲的OL原為恐慌症患者,經心理治療後,病情已穩定,惟去年底失戀的她,尚未走出失戀陰霾,便要孤獨抗疫:「她困在家感到無聊,但又無法與人交流,既寂寞又孤獨,空閒時很悶、忙碌起來,返放工都沒界線。」
該名OL在二月底就恐慌症覆診時,透露感到寂寞且有工作壓力,受疫情影響只能被困在家,漸漸感到焦慮,更無故腸胃不適,最終她接納醫生建議,調節作息及習慣,並安排在家進行不同的活動,「跟youtube跳舞、煮食,看書,在網上分享生活點滴,並主動聯絡親友視像對話」,約一個月後情緒慢慢有所改善。
麥永接:抗疫亦不應與世隔絕 可與他人分享生活點滴
麥永接提醒,市民在防疫期間須與人保持溝通及接觸,「不應與世隔絕」,可以社交網站及視像通話與親友保持聯繫,維持心靈社交接觸。
熱愛攝影的麥永接,為了鼓勵市民在抗疫期間分享心情,透過其創辦的非牟利組織「心影薈」,舉辦照片徵集活動,市民只要提交疫情期間代表自己心情或行為的相片,便可獲紀念品,而每月被選中入圍的的十張作品會獲發禮物;至於被選中為每月精選作品的三人,更可獲300元超市禮券。
▼政府放寬限聚令、食肆及其他處所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