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港大袁國勇研究證病人用雞尾酒療法 早5.5日離院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與其團隊最新一項研究顯示,本港目前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使用的「雞尾酒療法」,即是將干擾素、蛋白酶抑制劑及利巴韋林三種抗病毒藥物混合使用,治療開始後平均7日內,患者的鼻咽拭子樣本已再無檢測出病毒,抑制病毒的效果較單獨用蛋白酶抑制劑患者的平均12日更快。
袁國勇指雞尾酒療法可縮短病毒傳播期,更快紓緩病人症狀,住院時間亦減少了5.5日。是次研究對象是輕度至中度症狀患者,團隊稱今次只屬第二期臨床試驗,仍需在第三期試驗了解雞尾酒療法對嚴重患者的效用,研究結果最新在著名醫學期刊《刺針》(Lancet)發表。
雞尾酒療法涵蓋三種抗病毒藥物,其中蛋白酶抑制劑及利巴韋林的組合,在2003年沙士時有效減少呼吸衰竭及死亡率,而干擾素在中東呼吸綜合症的動物研究,有助減少病毒載量及改善肺部疾病。
研究對象為輕度至中度症狀患者
研究團隊招募了127名來自本港六間公立醫院的新型肺炎確診患者,平均年齡是52歲,病人的病情屬輕度至中度,眾人的鼻咽拭子樣本均對新型病毒呈陽性。
團隊隨機將病人分為兩組,接受為期兩周的藥物治療,雞尾酒療法組別有86名病人,當中34人發病超過7日,他們會服用蛋白酶抑制劑及利巴韋林,同組的其他52人則發病7日或以下,除上述兩種藥物外,同時獲注射干擾素。至於對照組則共有41名病人,只會獲分配蛋白酶抑制劑。
療法加快抑制病毒量 用藥7日已再無病毒
研究結果顯示,用雞尾酒療法的病人在開始治療後平均7日內,其鼻咽拭子樣本已檢測不到病毒,效果較對照組病人的平均12日更為顯著。此外,雞尾酒療法病人的臨床症狀平均需4日有好轉,對照組病人則需8日,治療時間足足縮減一半。住院日數方面,雞尾酒療法的病人平均9日內出院,較對照組的14.5日早了5.5日可離院。
今次研究的病人無明顯副作用,惟有一名對照組的病人研究期間出現嚴重肝功能異常,需中止治療。其他患者較常見的症狀為腹瀉,發燒和噁心。
袁國勇:縮減病毒傳播期 減低醫護人員感染風險
帶領今次研究的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形容,臨床試驗結果令人鼓舞,顯示雞尾酒療法似乎相當安全,可迅速抑制病人體內的病毒量,療法助紓緩病人症狀之餘,同時透過縮減病毒傳播期,減少醫護人員所面對的感染風險。
過往醫學界擔憂若病人發病逾一星期,服用干擾素有可能會引起免疫風暴,嚴重可致命。今次研究中52名有注射干擾素的病人,臨床狀況及病理數據均較對照組同時間接受治療的病人好。團隊認為,或意味干擾素是雞尾酒療法的關鍵,值得再深入研究。
袁國勇亦強調,下一步需做更大型的第三期臨床試驗,以找出將干擾素單獨或混合其他藥物使用的治療方式,是否對病情較嚴重的病人有效。
近日吉利德科學公司的藥物瑞德西韋被指有效治療新型肺炎,美國及日本亦已批准使用,本港有數十名病人早前參與該藥的臨床試驗,部份病人兩日內退燒。
不過袁國勇指出,瑞德西韋若果在病人發病後一段時間才使用,對嚴重患者似乎未必見效,而港大是次臨床試驗證明,在病人發病早期處方干擾素的效果很好,即使病人因遲入院未能用干擾素,亦可接受由康復患者捐出、含高抗體水平的恢復血漿治療,這種治療方法可在無力負擔新藥瑞德西韋的國家應用。
至於服用干擾素或引起的免疫風暴,袁國勇稱可處方關節炎用的Tocilizumab及極低劑量的類固醇配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