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無酒精日】免稅後港人飲酒量急增 四成中三生早嘗酒精

撰文:張善彤
出版:更新:
有團體關注港攝取酒精量有上升勢。(資料圖片)

自2008年酒精含量30%以下飲品豁免稅項後,有團體指,港人飲酒量有遞增趨勢,而青年「暴飲」情況亦有上升趨勢,呼籲市民,尤其青少年減少接觸酒精,並建議政府多宣傳,提高大眾對酒精的認識。

今日(2日)是國際無酒精日,「香港護理專科學院」,「香港家庭醫學院」及「香港社會醫學院」指出,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每年有近6%死亡個案與酒精有關。衞生署資料顯示,自2008年酒精含量30%以下飲品割免稅項後,港人飲酒量由2.6%上升至2015年的2.83%。而有暴飲習慣(即一口氣飲5罐啤酒)的青少年比例,亦由2008年25.7%,急增至2014年34.2%,情況令人擔憂。

今日是國際無酒精日,有團體呼籲港人要減少飯酒。(張善彤攝)

百害而無一利 酒精嚴重傷肝

2014年,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邀請了840名,來自6所學校的中三學生進行一項有關飲酒、吸煙、性行為等健康危險行為的研究,結果顯示本港學生的飲酒情況令人擔憂。研究數據指出,有38%的受訪學生有飲酒經驗,平均最早接觸酒精飲品的年歲為10.9歲,當中近6成有飲酒經驗的受訪學生,而首次接觸酒精的地點在家中。另外,研究亦顯示身邊有飲酒朋友,比沒有飲酒朋友,自己飲用酒精飲品的機會高32.8倍。

香港護理專科學院院長黃金月認為,港人攝取酒精上升趨勢,情況驚人令人擔憂。她指出,年青人容易低估酒精的禍害,提醒家長要以身作則,在使用及儲存酒精時要格外小心。

香港家庭醫學院院長陳銘偉則強調,酒精是「毒」,對青年的發育及發展百害而無一利,「飲酒會傷害肝臟,而肝臟是『解毒器』,太早毒害肝臟,會增加日後患上肝炎及肝硬化機會」。他補充,酒精對懷孕婦女影響更甚,「酒精會經胎盤傳給胎兒,影響其腦神經及器官,出生後體型會特別小,亦會影響智力發展。」黃金月期望,科研可提供資料,協助政策制訂者、教育工作者等人制訂政策及宣傳,以提高市民對酒精的認識,例如加入危害標籤。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表示,本港持酒牌的酒吧和食肆,不能向18歲以下人士出售酒精飲品,但暫未有相關安排,目前正積極研究立法及其他程序,控制零售地點買賣酒精飲品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