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基金|港府僅為畢業生創200臨時職位 學者籲參考沙士後措施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持續,本港多個行業步入寒冬。政府分別在2月及上周宣布兩輪的「防疫抗疫基金」,當中包括創造職位的措施。政府指未來兩年會於公營及私營機構創造約三萬個有時限性的職位;亦會聘請超過一萬個公務員等,料總開支約為60億元。
當局強調大量畢業生在尋求就業機會上有很大困難,故創造職位有迫切需要。然而根據當局提交予立法會文件,所創造職位中僅得逾200個是為應屆畢業生提供,為列舉例子中數目最少;另約4,600個職位屬維修及支援;約3,300個職位為清潔及支援製作可重用口罩。
有學者認為措施對應屆畢業生幫助不大,反映政府推出政策時「將層次擺到好高,實際出到嚟同目標差好遠」。學者亦建議可參考2003年沙士後,政府推出大學生就業培訓計劃及創造「親善大使」職位,協助年輕人。
▼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 多項措施▼
政府將聘用1萬名公務員
在防疫抗疫基金中,政府提出在公營及私營界別創造約三萬個有時限的職位,涵蓋不同技能及學歷人士,每個職位最多持續一年,而從事這些職位的人員將不會履行任何法定職能。另政府亦會聘請超過一萬個公務員,以取代退休人員和填補2020至21年度預算中新設的職位;並會僱用約5,000名短期青年實習生。
當局強調,受到疫情及相關抗疫措施的影響,失業情況日趨嚴峻,加上大量畢業生在尋求就業機會方面遇到相當大的困難,故創造職位有迫切需要。
創造有時限性職位例子:
為富經驗的專業人士提供的職位,約1,640個
為技術人員及支援人員提供的職位,約4,600個
為應屆畢業生提供的職位,超過200個
推廣藝術文化或綠色生活的職位,約550個
支援本地抗疫工作的職位,約3,300個
增3,300個支援抗疫工作職位
在有時限性職位方面,當局列舉出五個例子,然而當中大部分均是前線職位。當中包括約4,600個職位為技術人員及支援人員提供的職位,以進行各類建築工程項目和維修保養工程,包括為政府場地及設施內的機電設備進行額外的維修及清潔等。亦有約3,300個職位是支援本地抗疫工作的職位,包括加強清潔政府大樓和學校,以及支援製作可重用口罩。
在應屆畢業生方面,當局建議逾200個職位涵蓋需要專業或一般技能的工種,如樓宇測量、土地測量及工程的畢業實習計畫,研究員及行政助理。而約1,640個職位為富經驗的專業人士提供,如法律界、會計界、金融服務、工程界及建築界等。
當局亦提出設推廣藝術文化或綠色生活的職位,涉約550個,例如在博物館內的工作、綠色推廣大使及生態旅遊導賞員。當局指目標是未來兩年可逐步在就業市場推出以上職位。
鍾劍華:很多應屆畢業生對就業悲觀
政府該措施其中一個目標是為協助應屆畢業生,然而所設職位僅200個,香港民意研究所名譽總監鍾劍華認為,反映政府推動政策有問題,並直言「都唔係偶然,政府成日都係咁」。他指,政府到實際推行政策時不能忽略市場現實情況,故推行時或不符原本政策目標。
鍾續稱,據他了解很多應屆畢業生對就業情況態度悲觀,認為政府應幫助他們,而政府內仍有不少職能可提供予他們。鍾又建議可參考2003年沙士後,當時政府聘請不少應屆畢業生作「親善大使」,如宣傳政府政策及派發單張等。
翻查資料,2003年政府推出為大學畢業生而設的「大學生就業培訓計劃」,僱主聘請大學畢業生及向他們提供在職培訓,就每名受聘的大學生,可獲發放每月2,000元的培訓津貼。另外亦有年青人就業計劃,如文康導賞計劃、自然環境推廣計劃等,希望讓年青人汲取工作經驗。
政府回應指,財委會文件中提及的職位及有關數目只是其中一些例子。各政策局及部門正就有時限性工作崗位密鑼緊鼓地進行籌備工作,預計將可增設更多有時限性職位,包括為大專畢業生及應屆畢業生提供的職位,以達致創造約三萬個有時限性職位的目標。
此外,政府將於2020至21年度招聘超過一萬名公務員,以填補退休空缺和預算案中新增約6,000個職位,當中有不少適合應屆畢業生投考的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