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史科增香港史 了解港與國家關係 諮詢文件:加強歸屬感
教育局就初中國歷史科課程修訂展開諮詢,修訂課程提倡「古今並重」,其中一項主要修訂是新增了香港史;教育局指課程理念為「按中國歷史發展的脈絡,涵蓋相關的香港歷史,讓學生明白香港在國家發展過程中的角色」,涵蓋秦漢、魏晉至隋唐、宋元、明清、清末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香港發展歷史。
教育局指出,修訂主要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對香港重要史事的認識,了解香港過去發展的歷程、及與國家的關係,加強對社會、國家的歸屬感」。其中在中三級更首次增加本港近代史課題,除了教授清末民國時期的香港發展情況,亦涵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香港情況,包括「改革開放前後香港在國家發展角色的轉變」以及「回歸後的香港」。
文件引兩教學示例 未包括香港近代史
諮詢文件就修訂內容提供了兩個「預期學習知識內容說明」示例,分別為秦漢及隋唐時期,但最備受關注的本港近代史,卻未有提供學習內容的示例。根據隋唐時期的教學示例,文件指出學生應掌握的基礎知識為「認識屯門鎮成為扼守中國海路的軍事角色」,並建議安排學生考察、分組搜集有關屯門的古蹟遣址,作為延伸學習。
課程修訂諮詢文件寫明,增加香港史是為了增強學生對國家及社會的歸屬感,對此,香港中史教師會會長李偉雄認為「有利有弊」,利處是「不用猜測香港是抽離於中國」,弊處是或有人曲解成藉此收窄香港歷史的討論空間,或被質疑重推國民教育。
教師:或為避開爭議課題
至於諮詢文件只提供了秦漢、隋唐兩個朝代的教學示例,較具爭議的香港近代歷史,卻未有提供示例,李偉雄同意教育局「想避」,他解釋,現代歷史或會觸及1920年代的「海員大罷工」事件,事件被視為跟反英殖思潮及愛國主義有關,認為當局或擔心內容引起較大爭議,令課程改革難以推行,故首輪諮詢先「試水溫」,或留待下一輪諮詢,才提供相關示例。
香港史佔總內容1成 教師:課節足夠
根據諮詢文件,初中中史課程共有150個課節,當中「香港發展」部分建議分3年、一共15個課節教授(見下表),即佔總課時的1成。其中,較受關注的香港近代歷史部分,將按時序在中三級教授,連同清末民國的香港發展、建議以9個課節教授。李偉雄認為9個課節足夠,因香港近代史相對起中國歷史簡單,「不是通史,只是抽片段闡述,教師亦很方便可帶學生進行校外教學。」
級別 |
與香港史相關課題 |
建議課節 |
中一級 |
(1)秦漢時期的香港:嶺南的開發及其與中原的關係;(2)魏晉至隋唐時期的香港:南方對外海路交通的發展與屯門的地位。 |
2 |
中二級 |
(1)宋元時期的香港:宋末皇室與中原人士的南來和香港經濟發展;(2) . 明清時期的香港:明清時期的海患、遷界與防禦設施以及香港的割佔與早期的華人社會。 |
4 |
中三級 |
(1)清末民國時期的香港:二十世紀初內地政局與香港的發展及香港淪陷與抗日活動;(2)共和國時期的香港:改革開放前後香港在國家發展角色的轉變及回歸後的香港。 |
9 |
除了增加香港歷史,當局亦提出以「古今並重」為課程理念,並將中國歷史改組成不同「歷史時期」,藉此精簡學習內容。對此,李偉雄認為高中選修中國歷史科的人數連年下跌,現時課程終推動改革、值得支持,盼令學生知道中國歷史「不是老化、能與時並進」,有利於吸引更多學生報讀。
相關諮詢文件已上載至教育局網頁(修訂中國歷史科課程﹝中一至中三﹞諮詢),當局明日(29日)將舉行教師諮詢會,諮詢期至10月底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