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兩教授鑽研治理克隆氏症及糖尿病 獲頒裘槎優秀醫學科研獎
本港不少醫學教授努力鑽研疾病成因,致力找出更具針對性的治療方法。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系馬青雲教授及黃秀娟教授分別憑著對糖尿病及克隆氏症的研究,榮獲裘槎基金會頒授的「優秀醫學科研獎2020」。
黃秀娟教授說,絕大部分克隆氏症患者的發病病徵由10多歲開始出現,他們需承受數十年的痛苦,包括腸道潰瘍、肚痛、大便出血、作嘔等,即使接受切腸手術也無法根治病症。她期望運用獎金找出病因,並研究出最有用的預防及治療方法。
黃秀娟:克隆氏症患者普遍年輕 需承受數十年痛苦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系教授黃秀娟說,本港炎症性腸病發病率在20年間上升了30倍,現時全港約有5000至8000個案。其中克隆氏症的成因仍然未明,絕大部分患者的發病病徵由10多歲開始出現,需承受數十年的痛苦,包括腸道潰瘍、肚痛、大便出血、無法進食、作嘔等,即使接受切腸手術也無法根治病症。「雖然患者數字可能無其他疾病咁多,但患者普遍好年輕。如果病情反覆,係要幾十年不停食藥、進出醫院注射生物制劑或抗生素,嚴重影響學習同經濟能力。」她期望找出病因,研究出最有用的預防及治療方法。
黃秀娟與其團隊早前經研究發現,克隆氏症患者體內出現變形桿菌的機會率比健康人士高出兩成。她為此菌進行了動物測試,證實克隆氏症患者體內的變形桿菌能令老鼠的腸道潰瘍,而健康人士體內的變形桿菌則對老鼠沒有明顯影響。於是,黃秀娟希望運用獎金研究變形桿菌的特性、功能與影響,並嘗試透過微生物移植改變其特性,從而預防克隆氏症。
為了驗證變形桿菌為何能令腸道發炎,黃秀娟已招募了各250名克隆氏症患者及健康人士,抽取他們的血液及糞便組織樣本,並化驗當中的變形桿菌DNA。她的目標是在一年內研究兩個組群人士的變形桿菌基因及飲食習慣,找出為何克隆氏症患者體內的變形桿菌特別「惡」,然後在三年內找到克隆氏症的預防及治療方法。
馬青雲:本港兩成糖尿病患者在40歲前確診 可致腎功能急劇下降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系教授馬青雲說,中國現有約1億名糖尿病患者,當中早發性糖尿病的問題尤其嚴重,本港約五分一的患者是40歲前確診,情況不容忽視。他續稱,如患者的血糖控制不宜,可引致嚴重的併發症,包括肺炎風險增加兩倍、心臟病及中風風險增兩至四倍、腦退化症、癌症,甚至末期腎病。
馬青雲續稱,本港有超過一半的末期腎病患者因糖尿病所致。根據香港腎病註冊報告在2015年發表的數據,糖尿病引致末期腎病的患者人數,在20年間上升近兩倍。他曾經為超過6,000名糖尿病患者進行為期13年的研究,發現逾8成患者的腎功能緩緩下降,而約3%患者的腎功能急劇轉差。「搵到高風險急劇轉差嘅病人好重要,因為佢哋死亡率最高。」於是,他研究出24個基因指標以分類病人,從而預測哪一批糖尿病患者屬高風險,容易在短時間內演變成末期腎病,為他們研究個人化的治療方案。
馬青雲透露,他計劃使用獎金作四大用途,分別是驗證前期研究的可靠性、預測病人對胰島素的需求、研究不同類型病人對不同治療方案的需求,以及預測病人對新藥物的反應。他期望透過計劃提升對糖尿病治療的成效,並成為指標協助醫生選擇最佳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