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醫務所】骨質疏鬆可導致壓迫性骨折 人愈老愈「縮水」
隨著年紀漸長,每個人都有機會患上骨質疏鬆,這個問題可令骨骼變得脆弱,容易發生脆性骨折。就筆者所見,因骨質疏鬆而導致脆性骨折的新症,為醫療體系增添不少壓力,而且情況越見嚴重。其實任何年齡的市民,亦應加強預防或盡快處理骨質疏鬆,避免日後有骨折出現。
撰文:骨科專科黃永強醫生
一般而言,吸煙者或經常喝酒的人士、長者及曾生育的女性都會有較高的機會患上骨質疏鬆。但原來當骨骼缺乏足夠的負重時,亦有機會會導致骨質密度下降,從而增加骨質疏鬆的機會。所以記緊要有適量運動、避免長期臥床和體重過輕,令骨骼可以有適當的刺激。除此之外,內分泌疾病患者和經常服食類固醇藥物人士,同屬骨質疏鬆的高危一族, 需要提高警覺。
周身骨痛與骨質流失無關
患上骨質疏鬆的風險是隨著年齡而上升的,而且礙於骨質疏鬆並無表面症狀,所以市民不應掉而輕心,長期忽視自己的骨質密度狀況。有患者自覺「周身骨痛」,便認為是骨質流失而起。事實上骨質疏鬆本身不會帶來痛楚,但身體缺乏維他命D 時,可因而患上佝僂病,間接導致疼痛。
不過,醫生仍可從求診人士外表或原因估計是否已有骨質流失的情況出現,例如因為脊椎出現壓迫性骨折,老人的身形會漸漸「縮水」或駝背,導致變矮;又或者患者平日活動自如,然而突然因簡單意外而出現脆性骨折,如跌倒或被撞倒,甚至僅是坐在較硬的沙發上,亦可令脊椎、手腕、肩膀和大腿受傷。這些現象都顯示出患有骨質疏鬆的可能性。
防止二次骨折為主導的處理手法
脆性骨折是其中一樣骨質疏鬆可以導致的較嚴重問題,因爲會直接影響患者的活動能力及生活質素。很不幸地,大部分時間患者是在發生第一次脆性骨折後才確診患有骨質疏鬆,所以醫生在處理骨質疏鬆的手法上,主要是以減低骨質流失的速度,而避免二次脆性骨折的發生機率。
醫生通常會建議使用藥物,減慢及控制骨質流失速度。較爲常用的是雙磷酸鹽類藥物,主要用作減慢體內骨質的流失速度,從而維持一定的骨質密度,有助減低再次骨折的風險。然而有研究發現,患者使用雙磷酸鹽類藥物六至十年後,有機會發生大腿外側非典型骨折個案。雖然原因機制未明,惟現時醫生會考慮多在使用此藥二至四年後停用,轉用其他藥物來控制病情。
破骨針(RANK Ligand Inhibitor)是較新的藥物,能夠模仿身體自然蛋白質來調節骨骼新陳代謝;藉以阻止破骨細胞形成,有助減慢骨質流失,並有補鈣作用。此針屬透過皮下注射,和胰島素注射筆使用方式相同;每半年注射一次即可,對患者來說非常方便。
另外一種由患者自行每天注射的副甲狀腺荷爾蒙藥物(PTH),有助保存骨質密度,對阻止骨質疏鬆有良好功效。不過由於數據顯示,這類藥物有增加患上骨肉瘤的風險,所以這類藥物不建議連續使用超過2年,而且不適合本身有較高骨肉瘤風險的病人。
注射藥物助維持骨質
要注意以上提及的藥物治療,都只能靠減低骨質流失而避免脆性骨折,而非使骨質狀況逆轉;因此患者與醫生討論,因應個別健康、骨質狀況及活動需求來決定療程方向。在接受藥物治療同時,患者或要配合物理治療,以預防骨折帶來的後續問題。
維持骨質密度就如儲蓄之道,只要「量入爲出」,減慢骨質流失速度,自然可減低骨質疏鬆風險。保持適量運動,選取適合自己的活動、多吃豐富營養食物,不論任何年紀或性別,適量進食奶類製品、豆腐和連骨食物如小魚乾等,已可補充體內鈣質。曬太陽也可以補充維他命D,促進吸收鈣質,,但不宜暴曬。當然,切勿忘記戒掉壞習慣如吸煙及喝酒,才能全面減慢骨質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