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餓死癌細胞」為謬誤 醫生:營養不足存活期更短

撰文:侯彩琳
出版:更新:

坊間有指癌細胞依靠「吸收」患者營養,從而獲得能量「生存」,因此若減少進食能「餓死癌細胞」。香港國際醫療中心腫瘤科總監、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李智仁指,事實正正相反,若癌症患者沒有攝取足夠的營養,甚至出現體重下降時,將對治療效果有負面影響,嚴重甚至會縮短存活期。
英國註冊營養師陳玉儀亦指,癌症患者需要攝取比普通人更多的能量,惟在癌症患者食慾不佳的情況下,難以進食額外份量的食物,故建議體重下降、營養不良的癌症患者,可選擇醫學營養補充品。

香港國際醫療中心腫瘤科總監、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李智仁(右)指,「餓死癌細胞」是謬誤。(侯彩琳攝)

體重下跌在癌症患者中非常普遍

癌症患者住往會有體重下降的情況出現,香港國際醫療中心腫瘤科總監、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李智仁指,情況源於癌細胞會令身體釋放大量發炎物質,從而造成代謝機能紊亂及異常,增加肌肉蛋白質消耗,以致體重下降與身體能量「入不敷出」;超過一半剛確診癌症的患者均會,出現體重下跌;而患上口腔癌、大腸癌、鼻咽癌、胃癌等,容易影響患者進食功能或食慾的癌症的患者,則更容易出現體重下跌。

對此坊間或有傳需要「餓死癌細胞」,他認為是坊間嚴重的謬誤,因不論患者的營養狀況如何,癌細胞同樣會吸收身體中的營養,所以減少進食「不會餓死癌細胞,只會餓死自己」。

事實上,患者癌症蛋白質需求量比普通人多近一倍,如體重60公斤的普通人每日建議蛋白質的攝取量為48克,而癌症患者則為90克。

若癌症患者體重下跌 嚴重時會減低存活率

然而,體重明顯下跌,不但會對治療效果有負面影響,嚴重者更減低存活率,李智仁舉例指,如體重沒有下跌的大腸癌患者,存活期中位數為43星期,而體重下跌者則只有21星期;體重沒有下跌的乳癌患者,存活期中位數則為70星期,而體重下跌者為45星期;他強調,維持體重對癌症病人的治療效果有利,亦有助延長存活期。

英國註冊營養師陳玉儀指,營養不良對癌症患者的治療有負面影響。(侯彩琳攝)

約一至兩成癌症患者 因營養不良死亡

英國註冊營養師陳玉儀指,約一至兩成癌症患者因營養不良死亡,而營養不良更是腫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她建議,當患者出現營養不良時,應增加熱量及蛋白質攝取。而當癌症患者進食困難或食慾時,如連續一至兩星期食量比平時少60%,則可進食高能量、高蛋白質、口味較佳的醫學營養品以滿足身體所需。

陳玉儀亦提醒,癌症患者並不需要特別「戒口」,但需要注重均衡飲食;而大豆和蔬菜的纖維較多,容易令人感到飽肚而減少整體食量,導致全日攝取的能量更低,建議癌症患者可選擇份量較少但含有足夠營養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