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天地.正正得正】中聖書院:黃Sir和Miss Lai的1B 班

撰文:校園投稿
出版:更新:

黃Sir和Miss Lai是今年1B 班的班主任,黃Sir有五年教學經驗,説多不多、説少不少,教師生涯,總會有出現瓶頸的時候。Miss Lai今年是第二年教書,過了青澀的第一年,今年總算有點經驗在手,滿有期待地準備新學年的開始。
撰文:中聖書院羅瑞蘭副校長

與黃Sir飯聚(中聖書院圖片)

1B班有23位學生,上學一個禮拜後,黃Sir發現:

有幾位同學回校前沒有吃早餐;

一位留級的學生説 : 「我再讀都係唔識㗎啦,搞事最好!」

另一位是第三年讀中一;

一位非華語學生説 : 「我讀唔到書㗎喇,都睇唔明啲字!」

一位習慣在街上流連的學生説: 「我唔鐘意返學,好無聊!啲人都唔熟,我想同以前小學班朋友玩。」

一位學生喜歡裝模作樣地説 : 「全部都去死,Bang! Bang!」

一位不説話的學生,只會打別人看不懂的手勢;

另一位喜歡不停地問老師:「阿Sir! 你知唔知…? 阿Sir! 你知唔知…? 」

了解到學生的不同需要,黃Sir暗忖:「很難想像同學會喜歡這班啊? 去年的我,也很難想像如何經營這一班!」

Miss Lai生日大快樂(中聖書院圖片)

想起去年負責的中一班別,很多無奈的情境仍歷歷在目,特別是令黃Sir極厭倦又打不破的循環悶局:學生行爲問題發生,老師給予懲處,學生行爲問題繼續發生,老師繼續懲處……。他也不是沒有嘗試帶動班内的正面氣氛的,他努力去尋找欣賞學生的機會(對,是要努力尋找的!),又花時間跟男孩子們打籃球,可是,犯事的學生依然犯事!大部份學生不投入班團活動,學習氣氛低沈,欠交功課數字維持高企。黃Sir記得在學期結束時,獨望班房因為無同學願意幫手佈置而空蕩蕩的壁佈板,令他唏噓不已。

面對挑戰,黃Sir不輕言放棄!他知道學校參加了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資助、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專業支援的「賽馬會『正正得正』教育計劃」,於是主動報名參加去年7月份由計劃提供的「關顧式課室管理」(Responsive Classroom Management,簡稱RCM)訓練課程,期望透過學習,突破自己的瓶頸。Miss Lai也獲學校邀請參加這個訓練,預備9月開始與黃Sir並肩作戰!

開學之前,黃 Sir心想:要實踐所學,我需要:空間!

把心一橫,黃Sir決定每天上課前早30分鐘到課室去歡迎學生,要創造1B班每天上學的第一感受:「這裡有願意了解自己、關心自己需要的老師,這裡是友善互信、尊重彼此、安全有序的課室。」之所以開學一個禮拜黃Sir已經掌握了1B大部份學生的背景和特質,也讓學生能夠在他面前坦承心事,都是靠這個每天早到30分鐘的時刻。

放學不打機,齊齊做壁報(中聖書院圖片)

黃Sir的每日常規是這樣的:

7:30預備班房,包括開冷氣(9月仍是炎熱天時啊!)、預備通告和晨讀篇章等物資(節省了班務時間);

7:40,黃Sir跟每一個進入班房的同學說早晨和談天幾句,「你昨晚睡得好不好?」或者「有沒有吃早餐?」,有時黃Sir會買包點給他們吃。

這是RCM中的Arrival Welcome策略。

歡迎接待後,黃Sir會與自願參與的學生祈禱,其他學生有的吃黃Sir預備的包點、有的提早幫忙將通告和晨讀篇章派發在同學桌上,有的在自己的位置安頓。有時,黃Sir也會運用這段時間跟一些有需要的學生個別多傾談幾句,或者觀察同學之間的互動。班房氣氛一如黃Sir所期望的,安全、安穩,同學都感覺舒服地投入這班和這一天的學校生活。

班務時間的鈴聲響起前,黃Sir和Miss Lai運用RCM的 Announcement Message策略,在班房螢幕上投影每天訊息。

「各位1B班的同學:

早晨。希望大家盡快適應新座位,跟同組的同學打聲招呼吧!製作班衫不容易,請大家拭目以待!

交電話到電話箱。

在座位上找到一張心意紙(白紙一張),寫上感謝或祝福的話,送給過去的其中一個組員吧。(說多謝要及時啊!)。

預備晨讀書藉及功課。

保持安靜等候其他同學及班主任入課室。

祝福各位在中聖書院的1B班有一個充實又愉快的星期三!

黃溢聰老師、黎美善老師」

同學很快適應課室常規,學生安靜地看指示,又主動幫老師派發物資,閱讀晨讀篇章後作答的質量也高。老師感覺更有空間去了解和跟進個別同學的狀況。

同學用心製作的壁報(中聖書院圖片)

黃Sir和Miss Lai又嘗試結合品格強項(Character Strengths)去運用

RCM的Teacher Reinforcing Language策略,他們不單在日常與學生的相處用24個品格強項去讚賞學生的具體行為表現,更設計了一份「好行為紀錄表」來肯定學生大大小小的好行為。兩個學期過去,師、生彼此讚賞的詞彙豐富了,欣賞觸覺也敏銳了,學生發揮各人的正面特質,也自信地肯定自己的付出。

黃Sir和Miss Lai 因應班上出現的狀況,將RCM的Responsive Advisory Meeting策略化作兩次的「學生商討大會」,主題分別是「全班成功準時放學的策略」和「全班投入課堂、同學上課專心、老師教得開心的策略」。商討大會中,同學可以用文字和説話表達自己的想法,每一個意見都會被聆聽和獲得回應。第一次大會同學和老師共識了放學前的「班主任節」流程、分工和態度,有同學表達希望老師不要說太多話,例如講道理和閒聊,如果有需要,可以讓不關事的人先離開,老師從善如流答應了。在第二次商討大會,每一位同學檢視自己在不同課堂的表現,檢討不同表現的原因和思考改善自己的策略。這些策略都令到班上學習氣氛改變,同學更專注投入。

兩位班主任又嘗試將RCM的Problem-Solving Conference策略轉化為「個人簽分會議」來與課堂行為偏差的學生商量改善的辦法,給予他們幾項正面課堂行為指引—尊重有禮、溫和說話、安坐,並預告表現不達標的後果。

同學一手一腳籌備和主持家長晚會,各人都盡興而返(中聖書院圖片)

大半個學年過去,黃Sir重温陸運會後學生在1B班whatsapp群組中的對話,心裡欣喜萬分。

「睇返10x200我哋1B真係神話」

「我依家仲激動」

「有我哋全部人一起合作,肯定好強大的啦」

「我哋慢慢有默契」

「真希望可以這樣一輩子,這麼和諧的一個班級呀」

同學從運動會講到班級氣氛,繼而彼此勉勵努力讀書:

「……你哋好好讀書啦」

「謝謝我會」

「有不識的問題可以問我,我會盡量幫你的」

「隔壁學霸,不會就問問他」

「中國歷史問我」

「英語你叫巫同學幫你,哈哈哈」

「Ok多謝晒你」

「我地全班幫助你」

一個學年未滿,1B班已經有很多經歷和改變,其中一位同學在給班主任的週記這樣寫道:「如果要説收獲的話,那就當然是我們一起長大,變得更加成熟的經歷,希望可以像班團活動最後的時候一樣,每一個人也很重要,當有人脫離了橡皮圈,大家也可將他拉回來。」

願意為學生成長的老師,就能感染學生去成長!這是黃Sir和Miss Lai與1B 班的故事給予我們的激勵。

(內容由中聖書院提供)

歡迎所有中學、小學及幼稚園投稿至「01校園」,有意投稿者可將文稿及照片經電郵傳送至campus01@hk01.com

什麼是賽馬會「正正得正」教育計劃?

「賽馬會『正正得正』教育計劃」是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與中大攜手推出的正向教育計劃,由2017年9月開展,為期三年。賽馬會「正正得正」教育計劃致力透過與學校共同創造及建立正向教育的知識,以及正向教育的實踐,為香港創立一種嶄新教育模式,以促進學生、家長和教師的學術發展和心理健康。計劃成員學校包括七間夥伴學校 (四間小學及三間中學)、兩間資源學校及超過三十間結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