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天地.正正得正】中聖書院:「讀書怎會無用」!

撰文:校園投稿
出版:更新:

任教中文科也有十數載,未必資深,我卻也切切感受如今學生在學習中國語文時的「力有不逮」:香城身處沒有文字的年代;社會充斥「以醜為美」;課本上的「授業」與現實價值「脫節」;讀寫聽說校本評核云云的考核瑣碎繁多——學生在學習上愈趨沮喪無力;其實老師同樣如是,只是一眾為師者,於教育上,未敢輕言放棄罷,然而心底裡,往往是乏力的,包括我。
撰文:中聖書院中文科主任謝騰老師

謝騰老師向學界分享「正向入科」經驗(中聖書院圖片)

乏力,便要添力。以往的我,總想着挽狂瀾於既倒,為師者,不就是要焚膏繼晷嗎?可惜,怎樣用力,好像更為乏力;各種教育變革素來定時出現,不總是愈添愈亂嗎?眾聲喧嘩後,乏力的依舊乏力,這次又有何新猷,能夠打破困局?也許,試試返回初心,尋根索源,反思探問,「為何教」,也「為何學」?

於我而言,有些家境弱勢的學生欠缺機會開拓視野;有些特殊需要者受到評核制度的單一所桎梏;更多的學生不知道究竟為何而學,只因世代的誘惑實在太多;這時候,為師者,先別急於把評核後得出的「果

取替為學生學習的「因——我會相信,能想辦法讓學生知曉「為何學」,明白身處於課堂的目標與意義,掌握恰當的策略和技巧,以應付課業上能夠克服的難題……凡此種種,建基老師與學生也能擁有「成長心態」,放下課程與課堂上既有的包袱與限制,聚焦於適切的學習過程,讓各位學生按照獨特的步驟來蛻變與進步。

由二零一七年起,敝校中文科在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的串連與協助下,嘗試把「正向心理」的理念與技巧融入於中文科初中課程及課堂裡,期望打破現下學習與教學遇見的怠倦與迷失,讓老師與學生在學習裡掌握並擁有「成長心態」:其實蛻變的不只是學生,為師的我也在蛻變;以往「成功有效

的教學模式也要與時並進,教授的更不只是成績單上數字的增進而已!

中聖書院中文科正向自主學習課堂原則
I. 營造正向學與教課堂,切合學生基本需要 (關係感、自主感、能力感),誘發學生內在動機;
II. 老師以靈活多變的教學步驟,令學生明白所學與生活的關連,體會學習的意義,並讓學生各按其能,以致力有所及,培養個人的學習興趣;
III. 藉小組共學模式,讓學生在安穩及有歸屬感之課堂氛圍中,與朋輩砥礪切磋,互學共學;
IV. 老師以成長思維及正向語言回饋學生,鼓勵及促進學生嘗試,樂於挑戰難點;亦能適時針對其弊,懲罰合宜,以補其不足。

「談談你對『讀書無用』的看法。」這是二零一九年度文憑試中國語文科試卷二其中一條題目;期盼我的學生,若是應考回答這題目時,能夠好好的寫下,「讀書怎會無用」!

(內容由中聖書院提供)

歡迎所有中學、小學及幼稚園投稿至「01校園」,有意投稿者可將文稿及照片經電郵傳送至campus01@hk01.com

什麼是賽馬會「正正得正」教育計劃?

「賽馬會『正正得正』教育計劃」是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與中大攜手推出的正向教育計劃,由2017年9月開展,為期三年。賽馬會「正正得正」教育計劃致力透過與學校共同創造及建立正向教育的知識,以及正向教育的實踐,為香港創立一種嶄新教育模式,以促進學生、家長和教師的學術發展和心理健康。計劃成員學校包括七間夥伴學校 (四間小學及三間中學)、兩間資源學校及超過三十間結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