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行止惜別練總 筆訓郭艷明 評港獨思朝源於兩制蕩然

撰文:黎靜珊
出版:更新:

《信報》日前突以「改版」為由,停止已為該報撰文四分一世紀的知名評論人練乙錚專欄。《信報》員工無不憤慨,發表公開信要總編輯郭艷明公開交代終止專欄的真正原因。「香江第一健筆」、《信報》創辦人林行止亦為練抱不平,今日在《信報》的林行止專欄,以《香港大氣候人謀不臧 信報小氣候不惜人才》為題,撰文惜別練乙錚,並對總編輯郭艷明直斥其非,批她「一通冷漠無聲的電郵便砍斷多年關係⋯⋯這份輕率的決絕,實在是有辱斯文,未免太失禮了」。他又開腔評論指,英國治下百餘年,港獨從來不是問題,「一國」之下獨青突起,是因「兩制」不濟,香港大小事務,北京事必插手,令兩制早已蕩然。

惜別練總:他思想周密,下筆審慎嚴謹

林行止(左)認同練乙錚與《信報》榮辱與共,經減產減稿費。(左圖互聯網、右為港台截圖)

《信報》創辦人林行止、前首席顧問曹仁超與知名評論人練乙錚堪稱該報評論版「三大台柱」,練乙錚被封筆後,撰〈別了《信報》〉一文,估計停欄原因與其提出「法理港獨」主張有關,觸及政權的「一根脆弱底線」。林行止今日(8月2日)在《信報》撰文,對練總「別了《信報》」,表示不無感觸。他憶述,當年從科技大學挖角,成功聘用練乙錚,在香港算是絕無僅有的先例。他指練乙錚思想周密,下筆審慎嚴謹。「工作天是每天為張羅稿事起碼工作十三四個小時。一位作者之所以能夠成名,擁有大量的追隨者,確實不會是「無端端」的」。後來練乙錚應聘到董建華政府的中央政策組工作,之後因03年上街示威而丟官,足見「特區政府容人和用人量度顯著收窄,那是香港的大氣候」。

林行止續稱,練乙錚自1991年起四分之一世紀以來,經歷編輯部人事變遷,包括總編輯陳景祥「被調職」、副總編輯游清源離場、07年被中央政策組辭退後回巢當主筆、今年3月底更被減六成稿費,仍與《信報》「榮辱與共」。林批評,總編輯郭艷明「一通冷漠無聲的電郵便砍斷多年關係」,無論是出於什麼苦衷、受了什麼壓力,「這份輕率的決絕,實在是有辱斯文,未免太失禮了。」

一通冷漠無聲的電郵便砍斷多年關係,老編無論是出於什麼苦衷、受了什麼壓力,這份輕率的決絕,實在是有辱斯文,未免太失禮了。
林行止批郭艷明
梁振英在一二年擊敗唐英年當選特首,今年則很可能成為別人的挑戰對象。(資料圖片)

質疑梁振英「敵我矛盾」心態 激發港獨思潮​

林行止分析,報社的「小氣候」受香港「大氣候」影響,自特首梁振英上任自來,香港政情急轉直下,不久《信報》就出現總編輯陳景祥「被調職」的高層「大地震」。加上梁振英上任後「以敵我矛盾為社會問題定調...以小事化大的手段」處理佔領,造成社會撕裂。他認為,練乙錚同情年輕人,將由年輕人為主導的「港獨思潮」,引申為「2047年香港二次前途問題的主張」,推演出「法理港獨」的論述。

他表示,如果自己仍主持《信報》,即使練乙錚言論已觸及報社立場底線,但也不會因此「解除稿約」,而會通過溝通或撰文條陳,以使《信報》容納不同觀點。

評港獨思潮:雖離經叛道 卻值得同情

尋求港獨年輕人值得同情

林行止反問,「何以在英帝治下百餘年,「港獨」從來不是問題,回歸祖國後反而出「狀況」?他認為,回歸後出現「港獨問題」,他認為,這皆因「兩制」不濟,指香港事無大小,北京都要插手,令「兩制」蕩然,不少港人心有戚戚然。他認為,年輕一代尋求「港獨之路」,雖離經叛道,卻值同情。不過,他強調,同情不等於贊成或支持……。

郭:練乙錚不拘繁文縟節

林行止認為《信報》通知規格失禮,郭艷明回覆《香港01》記者查詢時指,「關於禮數,這個有點見仁見智」,稱練乙錚一向豁達,不拘繁文縟節,「常強調編輯與作者之間互動愈少愈好」,故「今次因改版傳遞的『暫別』訊息也著重簡潔,說不定『他朝能聚首』」。

以筆者之見,「一國」之下「獨青」突起,皆因「兩制」不濟有以致之。香港事務不論大小,北京都要插上一手,「兩制」早已蕩然,港人看在眼裏,不少人心有戚戚然
林行止評港獨

「香江第一健筆」林行止筆耕40年

林行止,原名林山木,1973年創辦《信報》,之後一直筆耕不斷,獲譽為「香江第一健筆」。2007年《信報》易手,總編輯陳景祥被調職網站,郭艷明上任後「清洗」林行止派系,其中主管政治版的副總編輯游清源與「獨眼香江版」的全體記者集體辭職。時至2014年佔領運動期間,陳景祥亦以「道不同」為由辭職,同年,林行止亦疑意興闌珊悉售《信報》股權。

近年林行止評論,不避觸及港府痛處。本年三月,立法會新界東補選中本土民主前線的梁天琦,以6.6萬票高票落敗。林行止在《信報》專欄指梁天琦「雖敗猶榮」,尤其在選舉後梁一句「主流唔係大晒」大快人心。他又早已明言「兩制已死」,指人大8.31決定以來,「兼容假民主真操控的新常態,將全面操控香港政壇」,而《白皮書》亦暴露中央對「兩制」的詮釋與港人對民主政治的「奢望」落差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