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台前台長林超英親解為何大埔落雹 原來有條「輻合線」

撰文:羅俊文
出版:更新:

不少大埔和太和居民在今午(30日約1時,在區內目睹落冰雹現象,天文台前台長林超英下午發表網誌,解構這罕見氣象如何形成。
林超英指,今日落冰雹全因新界東部的海風,與來自西面的背景西風碰撞,在東鐵沿線上空形成一條「輻合線」(line of convergence),使潮濕空氣向上升,水氣在上空冷卻凝結成水點,在強大熱力推動下形成積雨雲,上到高空的水點更凍結成冰,最終行雷、閃電和落下冰雹。

落雹情況約維持了十分鐘。(大埔友FB圖片)
林超英指在熱帶氣旋為珠三角地區包括香港,帶來偏西的北風。(天文台及林超英網誌圖片)

林超英在網誌表示,冰雹的起源從「作打風」講起。皆因菲律賓東面的太平洋海面形成了一個熱帶氣旋,雖然距離香港甚遠,但是與熱帶氣旋相關的氣流背景,為珠三角地區包括香港帶來偏西的北風,不過風力微弱。

林超英指通常「作打風」天氣晴朗,而今天不例外,早上太陽猛烈,新界大片土地曬得非常熱,多處地方的最高氣溫都超過攝氏35度,包括打鼓嶺、上水、 石崗、沙田、西貢等,由於熱空氣較輕會上升,周圍海面較涼但是同時較潮濕的空氣會向新界內陸滙聚,到了下午1時,香港境內的風變成另外一個模樣。

今日下午1時香港境內出現海風輻合線,當中落雹的大埔位於線內。(林超英網誌圖片)

林超英續指,新界東部的海風來自東南方海面大鵬灣,在鄰近東鐵沿線的地方與來自西面的背景西風碰撞,形成一條「輻合線」(line of convergence),這裏潮濕的空氣向上升,水氣在上空冷卻凝結成水點,在強大熱力推動下形成積雨雲,上到高空的水點更凍結成冰,最終行雷、閃電和落下冰雹。

隨着海風到達和大雨的降臨,氣溫快速下降,由上水到沙田各站跌幅達10度。林超英說這是應驗了「物極必反」的道理:「又或者像香港俗語「谷到爆」,實在太熱自有機制「爆炸」,洩洩氣和降降溫,讓世間恢復調和。」

有市民在大埔康樂園拍到天降冰雹。(市民朱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