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片】大埔天降冰雹 直徑1cm 直擊冰粒橫飛康樂園

撰文:香港01記者
出版:更新:
有市民在大埔康樂園拍到天降冰雹。(市民朱太提供)

七月盛夏,天降冰雹。多名在大埔、太和的市民,在今午約一時左右,不約而同的目睹落冰雹的景象。有市民指,冰雹最初體型較大,最大的冰雹外型圓圓的,直徑約有1cm,後來越落越細,整個落冰雹過程約有十分鐘。有市民在大埔康樂園、太和、泰亨也看到落冰雹。天文台雨量資料顯示,在下午1時前後半小時,大埔及荃灣下大驟雨,雨量達20毫米。有目擊落冰雹的市民指,當時下著雨,夾雜著冰雹,打得「卜卜聲」。

在大埔落冰雹後,氣溫由下午1時攝氏33度,半小時內急挫10度,跌至23度。

八年來首次七月落雹

天文台確認收到落雹報告。這是近八年來首次在7月收到落雹報告,對上一次是2008年。去年天文台未有收到落雹報告,2014年則在3月及4月有落雹。

手機app 用戶請按此看影片

風雨中夾雜著冰雹。(市民朱太提供)
落雹情況約維持了十分鐘。(大埔友FB圖片)

天文台解釋,雹是自升降氣流特別強烈的積雨雲中,降落到地面的堅硬冰丸或冰塊。落雹的先決條件為一道強烈的上升氣流及適度的垂直風切變,雹雲中的上升氣流是傾斜,小雹塊被大氣上層的輻散氣流拋出,掉進上升氣流重新被抬升到大氣上層再被拋出,反覆數次,不斷地收集空氣中的水滴而長大,最後因過重而掉到地面上。

天文台記錄顯示,自1967年至今日,僅記錄到有40日出現落雹。大部份每年一至三日,惟1983年多達七日。以月份計,多發生在春夏之交,4月最多有14日記錄,其次是3月有11 日,1、6、10至12月都未有落雹記錄。2005、06及08年7月都有落雹報告,今次是近八年來再次於7月落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