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沙伯醫院首引入充氣球囊止血 為嚴重盆骨骨折傷者爭救援時間
遇有嚴重意外如車禍、工業意外、高處墮下等,傷者大量失血往往是醫護搶救性命的最大難關。
伊利沙伯醫院引入止血新技術,在傷者血管中注入充氣球囊暫時止血,爭取約30分鐘時間讓醫生修復已破裂的血管部分,海外經驗顯示使用新止血技術後,死亡率較傳統開胸止血下跌達40個百分點。院方正培訓相應醫護人員,預料新技術可於明年初正式推行。
伊院在過去一年亦引入篩查程序,為意外致顱底骨折的病人進行詳細血管造影電腦掃描,務求更快找出因撞傷而形成的「非刺穿性頸動脈創傷」,並盡快治療,降低病人意外後中風的機會。
爭取止血30分鐘內修復破裂的血管
設有創傷中心的伊利沙伯醫院,是全港首間將「復甦性主動脈球囊阻斷術」應用於創傷治療的公立醫院,助嚴重盆骨骨折傷者接受手術前暫時止血。伊利沙伯醫院外科副顧問醫生鄭敏樂解釋,醫生需在腹股溝位置刺針,導入球囊至血管內適當位置,在球內注入氣體,阻截該部分血液流動,達暫時止血效果,醫生可爭取時間修復破裂的血管。不過為避免出現併發症如腿部缺血、血腫等,球囊最佳使用時間約為30分鐘。
鄭敏樂指,此技術於血管科已相當成熟,今次是首度應用於創傷治療。與傳統開胸腔、以手術鉗止血的方法比較,整個放球過程需時僅2至3分鐘,較傳統需10分鐘快。她指傳統止血的傷者往往「九死一生」,而新技術毋須如傳統般由腋下「開大刀」至胸腔,創傷較小。她引述日本經驗指,在急症室以球囊止血傷者的失救率,較開胸止血傷者失救率下跌了40個百分點。
全港每年約有50名嚴重盆骨骨折傷者,鄭敏樂表示,目標培訓30名醫生掌握此技術,目前已培訓了12名急症科及外科醫生,料於明年年初於伊院先行推出。
6成非刺穿性頸動脈創傷患者中風 伊院首引入篩查加速治療
有些情況下傷者未必見血,但仍會造成嚴重後果。部分因撞傷(如車禍、被硬物撞到)的傷者會形成「非刺穿性頸動脈創傷」,傷者會有頸腫、頸痛、內有血塊及雜音、瞳孔變小等病徵,亦可能有「小中風」,肢體短暫失去知覺,惟病徵不明顯易被忽略,變相延誤治療。
醫院管理局九龍中醫院聯網創傷總監李建恩指,人被撞傷後血管內壁會出現撕裂反起,血管收窄,倘未能及時診斷,中風率高達60%,死亡率亦達19%至43%,傷者必須盡快接受微創手術疏通血管,或處方抗血栓藥治療。
為了找出高危傷者,李建恩指若發現傷者有顱底骨折,會在12小時內為其進行詳細的血管造影電腦掃描。伊院一年接收約900個創傷個案,李建恩透露過去一年伊院引入篩查機制以來,約10人懷疑頸動脈創傷,當中成功篩查一至兩人需接受治療。李建恩說,過往有病人在撞傷後一、兩日內中風,亦有人病亡後需解剖才知死因,他希望透過新技術向前行,惠及更多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