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劏房户指玩樂空間不足憂影響子女成長 團體促定居住面積標準
撰文:張嘉敏
出版:更新:
本港有逾20萬人居於不適切居所,根據去年有關注劏房問題的團體調查,劏房户人均居住面積只有49.6平方呎。
葵涌劏房居民大聯盟早前就區內不適切居所對兒童成長發展影響作調查,並於今日(3日)發表結果。調查發現逾九成居於不適切住所的受訪者指出,屋內沒有足夠空間予小朋友玩樂;同時有逾半受訪者指居所內的玩樂空間最影響兒童成長。團體要求政府立法規管人均居住面積至75平方呎。
葵涌劏房居民大聯盟於今年3至4月,調查不適切居所對兒童成長發展的影響,以問卷形式訪問148個、居於區內劏房的家庭,當中100個為家中有12歲以下成員。
調查發現,96%受訪者認為居所空間有限,以致未能滿足小孩子的玩樂需要,為17個選項中最多。其次則為屋內空氣不流通影響兒童個人呼吸系統、未能讓兒童有專屬放置物品的空間,分別各有93%。値得注意的是,同樣有92%的受訪者指出小朋友需要在同一個地方進餐及做功課。調查又發現,受訪者認為最影響兒童成長發展的主要因素為玩樂空間、空氣流通及遊樂場設施,分別有58%、46%及40%。
大聯盟指出,由於劏房空間狹小,令家長需要與子女外出玩樂。不過,葵青區內甚少適合2至12歲兒童玩樂的公共遊樂場,人均面積只有0.16平方米(約1.72平方呎),為全港最小。他們認為政府應立法規管人均居住面積至75平方呎,與公共房屋的標準看齊,同時令劏房兒童有合理的居住空間。他們又促使政府應為人均遊樂場面積定下標準,同時應重新開放區內復修多年的葵涌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