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裕民坊】46年印刷店盼重開 磨刀店冀為夕陽行業傳承工藝

撰文:張嘉敏
出版:更新:

重建推土機將至,裕民坊內有不少碩果僅存的老行業,當中有人黯然離場,亦有人選擇樂觀面對。於裕民坊經營印刷店長達46年的劉太便屬其中之一,她經歷行業的衰落,亦見盡觀塘的興盛,「四十幾年前呢度好荒涼!」縱有不捨但仍坦然面對別離,惟希望於重建後能重開店舖,讓下一代傳承手藝。
但開設鐘錶店多年的余先生,則認為兩年的空白期太長,於清貨後將會結束逾四十年的心血結晶,向熟悉的社區正式道別。

新華印務門前放滿利是封,印證著一個行業的衰落。(李澤彤攝)

於觀塘站天橋對開的「永華印務」,灰塵覆蓋的膠招牌印證店舖屹立46年來的歷史。印刷店原由劉太太的丈夫與另一拍檔開設,不過隨著丈夫年紀漸老,劉太取而代之由負責營運。雖然已達80歲耄耋之年,她仍堅持每日朝九晚七開店,「搵到啖飯食,咪繼續做落去。」

別看劉太太達80歲,工作起來依舊精明。(李澤彤攝)

46年老店盼獲安置 讓下一代接棒

門外一箱箱的利是封,剛好印證著一個行業的衰落。印刷店於開業初期只售賣圖章、印刷卡片,「十年前先開始賣利是封,因為入息唔掂...少咗人用,(印刷)有啲淘汰啦。」不但歷盡印刷業的淘汰,更目睹觀塘區內的變遷,「四十幾年前好荒涼,好似廢城咁...依家就差好遠。」面對變遷,她坦然面對:「無舊點會有新?但都要淘汰舊先會有新。」

臨別在即,劉太太笑對搬遷,「唔捨得都要捨得啦。」(李澤彤攝)

臨別在即,不少商戶均掛上「重建清貨」、「大減價」等紙牌,唯獨印刷店門外「一紙不掛」,「盡量低調啲啦,不過有街坊知道要重建都專登過嚟。」劉太早前已接受市建局的特別賠償方案,將營業至本月28日的最後限期,希望兩年後重建完成後可遷到新商場繼續營業。對於兩年的空白期,她形容為「下下籤」:「始終隔兩年,過到去又唔熟路,損失無可避免。」她希望日後市建局能安排合適的舖位,讓兒子接棒將「永華印務」招牌傳承下去,她亦可間中於店中與街坊相聚。 

關先生的磨刀店有逾40年歷史。(王海圖攝)

子盼續傳承老父的磨刀生意

盼傳承家族手藝的仍有經營磨刀生意的關先生,逾40年歷史的店舖原由其父親開創,櫃檯前更外貼有以「子承父業」作標題的昔日報道。雖已工作多年但無減對工藝的熱誠,他同樣希望能於重建後再執故業,「緊係想承傳爸爸啦,(做落去)都想做翻呢行。」他將提早於2月24日遷出,坦言對待業兩年期間的生計「無得擔心」,「咪當休息,起碼之後都叫有個舖位繼續做。」

余先生選擇離場,坦言兩年變化太大。(李澤彤攝)

兩年空白期太長 鐘錶店黯然離場 

有人樂觀面對,亦有人選擇離去。大生錶行位於裕民坊的窄巷中,門前貼滿一張張減價促銷的招紙。鐘錶店在1972年開業,為余先生與家人的心血,多年更不乏來自各區的棒場客,「有客人從上水、粉嶺過嚟。」不過余先生於本月遷出後將不會再找地方營業,「兩年後太多不確定因素,依家只想專注清貨。」歷盡區內變遷,他笑稱:「最大改變咪頭髮都白晒...但(觀塘)都仲係好有人情味。」

市建局於去年年底推出「特別賠償方案」,以一億元向裕民坊構築物的佔用人作賠償。商戶可按經營年期獲得最多30萬元賠償,遷置津貼最多則達50萬元。而商戶能以優惠租金優先租用觀塘市中心發展計第二及第二發展區、即現時項目「凱匯」的位置內的新落成商場之指定店鋪。而租期為3年,店鋪面積由10至40平方米不等,預計商戶最早可於2021年第一季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