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局推建築新科技 智能安全帽、防撞警報助提升工地安全
撰文:李慧妍
出版:更新: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今(13日)撰文網誌,指建造業議會「建造業創新及科技應用中心」(CITAC)展出共40項創新科技產品,如物聯網智能安全帽、防撞雙頻警報系統及自動牆身批盪機等,有助提升工地安全和生產力。
他表示,10億元的「建造業創新及科技基金」於去年10月接受申請,鼓勵業界廣泛運用新科技,亦資助從業員和大專生學習嶄新科技,在三個月內 收到逾百份申請,當中28份已獲批。
+1
2017年11月成立的「建造業創新及科技應用中心」,早前展示一批共40項的創新科技產品。當中的「物聯網智能安全帽」與目前的安全帽相近,但內置感應器,可實時監測工人的體溫、心跳頻率等,相關數據會即時傳送至地盤安全主任,以監測工人的健康狀況。而「防撞雙頻警報系統」,則利用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FID),若工人走進危險範圍,機器駕駛室會發出警報,通知駕駛員停止操作機器,避免發生意外。
中心介紹不少本地初創企業或大學的應用技術,如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的人工智能(AI)技術,讓管理人員可實時分析地盤內工人情況,如有工任未戴上安全帽,即會提示地盤安全主任作出跟進。香港科技大學應用的「混合實境」(MR)技術,戴上「HoloLens」眼鏡,看建築設施或構件時,相應的模擬影像和信息會顯示在實物上,如喉管是屬於水、氣或電,尺寸及管內水流向,以便利檢查和維修建築設施。
此外,有工序機械化的展品,如自動牆身批盪機、多功能外牆加工機械人、動力外骨骼、動力搬運車等。而「3D打印建築結構」技術則利用3D打印機,將混凝土材料從噴嘴內擠壓出來,層層堆積成立體混凝土外牆,免卻傳統模板施工方法。以中心涼亭為例,3小時便完成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