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選樹指南》 出爐 倡80宜種樹種 專家、學者批資料不全面
發展局今日(19日)公布《街道選樹指南》,列出80種較少應用而適合在香港街道種植的樹木品種,供政府部門選擇街道樹種時參考。指南中,每種樹木都有一張樹卡,羅列樹木的名稱、特性等,但相關專家和學者都明言不對《指南》抱有期望,因欠土壤容積、深度、質地等要求,以及未有寫明市場是否有供應苗圃,批評《指南》「炒冷飯」,甚至「做戲只做半場」。
有學者擔心,日後各政府部門只依《指南》種樹,一些未有涵蓋的常種樹種會消失,斥《指南》有「誤導」之嫌。
《指南》附有中英文版本,暫時只有英文版本,中文版料於明年首季推出。發展局指,香港的城市環境稠密,行道樹須抵受惡劣的道路環境,所以行道樹必須能夠耐熱、耐旱、抗風、抗污染和耐澇。《指南》列出的80種樹種是根據這些基本要求及其他價值考慮進行評估,包括觀賞價值、生態價值和樹冠大小等。而每棵樹都有一個以圖像呈現的「樹木資料冊」,列出每種樹種的基本資料,包括應對不同市區栽種環境的抗禦力、特性、樹種特質和彩色照片等。
樹博士:做戲只做半場
發展局指,《指南》中列出的樹種並非詳盡無遺,政府歡迎使用者建議其他符合《指南》內選擇標準的合適品種。但教育大學地理與環境科學研究講座教授詹志勇認為,指南涵蓋的樹種不應只有80種,皆因本港位於亞熱帶,現存樹種已超過400種,質疑「為何要打退堂鼓,以後只種80種?」他又認為,《指南》不能只提供樹種資料,還要列出不同樹種生長條件,例如需要多少生長空間、怎樣的土壤、如何與附近環境配合等,否則如同「做戲只做半場,沒有下半場,做出來的效果只會失望」。
長春社總監蘇國賢就指,《指南》是樹木管理的其中一環,甚至是源頭。因此,應包括每一個樹種的詳細資料,如市面是否有供應、是否新樹種、樹的生長條件、觀賞性、生態價值、是否一些已知的入侵性物種及如何管理等等。但《指南》只觸及部分資料,樹木源頭的苗圃供應更是隻字不提。
學者:《指南》有誤導之嫌
中大生命科學學院退休教授趙紹惠批評,政府只委託顧問公司做一些文獻搜集就撰寫《指南》,根本沒有基本科研。她舉例,香港市區受微氣候影響,即使是同一條街道,街頭和街尾的環境都已經不同,質疑《指南》該如何統一植樹品種。趙又指,本港街道首20種常見樹種如細葉榕、台灣相思、洋紫荊、白千層和血桐等,樹的數量已佔市區路邊樹木數目一半,但該20種樹種並沒有於《指南》上出現,擔心有誤導之嫌。「不加入《指南》,是否代表不建議種?這是誤導!」
她續指,政府表明氣候變化導致更頻繁的惡劣天氣,因此市區林木須具更佳的抗禦力和適應力。但《指南》竟沒有提及樹木的「固氮能力」,即植物的減碳能力,批評顧問公司未有實地了解。
本港近年先後經歷超強颱風「天鴿」及「山竹」的洗禮,數以萬計的樹木被強風吹倒,當中包括珍貴的古樹。詹志勇說,政府甚少保養土壤,多任由樹木天生天養,又認為港府必須痛定思痛,推出土壤指引,當中包括不同樹種對土壤容積、深度、質地等要求。他直言,樹木對土壤的要求好比嬰兒對奶的要求,絕對不能「偷雞或打折扣」,例如榕樹需要沙質、疏水、含有機質的土壤,土壤深度達1米,且有約20米空間生長,不能鋪設混凝土及柏油,以免限制空氣滲入泥土,直言農夫種菜不能忽略土壤,種樹也如是。
他也希望,政府日後勿再種植「盆景樹」,令巨型大樹屈就在狹窄的花槽,甚至荒謬得連包裹樹根的泥膽連膠袋也未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