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點名凱詩美容六宗罪 批以多種不良銷售手法營運
消費者委員會今日點名有16間分店的凱詩美容(Pretty Beauty Centre)「六宗罪」,以多種不良銷售手法,致令消費者蒙受重大金錢損失和精神壓力,包括利誘消費者光顧、再高壓硬銷大額療程、誤導合約條款及收費、涉嫌未經消費者同意下刷卡過數、誇大美容效果,甚至拒絕向一些無行為能力的顧客退款。
消委會認為,必須予以強烈譴責;雖然多次與該商戶交涉,但對方均採取不合作態度,亦無改善服務的迹象。
消委會表示,持續接獲類似投訴個案,單單今年首10個月,涉及投訴的金額已經是2016年全年的2.5倍,「反映有關商戶並未收斂,行為愈趨猖獗。」為糾正歪風,免更多消費者受不良營商手法傷害,消委會決定公開點名讉責凱詩美容。消委會敦促有關商戶要嚴守正道,立即停止使用各種不良銷售手法。
被點名的凱詩美容擁有16間分店,消委會指其提供美容護膚、纖體修身,以及醫學美容等服務。消委會根據該商戶涉及的投訴個案,可歸納為四項常見的不良銷售手法:
1.以低價體驗療程或招募神秘顧客作招徠,誘使消費者親身到訪美容中心,美容師或銷售員再以高壓及硬銷的手法,迫使消費者購買高價療程,部分消費者抵受不了長時間疲勞轟炸的推銷,為求脫身,最終被迫同意購買療程;
2. 銷售人員及美容師為求能順利開單,在推銷過程中提到的價錢、療程效果及合約條款等含糊其辭,消費者最終發現收費和療效均與實際不符;
3. 銷售人員以各種理由,包括免費禮物或抽獎等,哄騙消費者交出信用卡作登記,更表明不會簽賬,但最終卻沒有信守承諾,在未有取得當時人同意之下, 擅自完成信用卡的簽賬程序;
4. 部分投訴個案涉及銷售人員,懷疑向肢體傷殘及精神狀況有異的弱勢人士,作出不當影響,以令他們購買高價的療程。儘管投訴人家屬其後向商戶提供 無行為能力的醫生證明,但凱詩美容卻堅持這些個案的當事人均自願購買,拒絕退款。
近三年接獲82宗投訴 涉款235.7萬
消委會過去三年(2016至2018年10月)共接獲82宗有關該公司的投訴,且有持續上升的趨勢,由2016年的18宗,升至2017年的35宗,而今年截至10月已經錄得29宗。
投訴總金額由2016年的37.4萬元、2017年的68.3萬元,遞增至今年首10個月的130萬元,總額235.7萬元;最高金額的個案涉及美容中心職員先以抽獎為由,取得投訴人的信用卡及資料,繼而聲稱如購買高達16.8萬元美容療程,便可即時獲得智能手機。2名職員在投訴人接受美容療程期間,拒絕離開、不斷游說,更慫恿投訴人可使用信用卡簽帳,分60期還款。在職員不斷硬銷下,投訴人不勝其擾,為求盡快脫身,最終無奈購買療程。
此外,投訴個案當中,有六成(50宗)涉及不良銷售手法,反映消費者對其營銷手法極為不滿。鑑於商戶在處理投訴時,往往採取拖延及不合作的態度。 過去三年,投訴獲解決的成功率只有25%,與一般個案成功率達73%或美容行業普遍的52%相差甚遠,當中更沒有個案獲全數退款,結果強差人意。
與消委會見面後 再接19宗投訴
消委會去年開始邀約該商戶會面商討處理投訴的問題,直至今年4月該商戶終於派員出席會議,消委會代表於會上敦促該公司停止所有不良營銷手法,以及嚴肅處理消費者的投訴。不過會面後的6個月,情況未有顯著改善,其間消委會接獲19宗涉及該商戶的投訴,當中只有2宗獲得解決,7宗未能達至共識,至於餘下的10宗,凱詩美容更完全不作回應,顯示商戶仍無積極處理投訴和改善服務質素。
消委會:應盡快落實推行強制性冷靜期
消委會表示,曾在2006年與業界合作制定《美容業營商實務守則》,但最終因業界未有遵守及積極參與而失敗。消委會強調,若不良營商手法等問題未能透過業界的自律機制而解決,便有立法規管的需要,以免更多消費者受害,並損害香港一貫提供優質產品服務的卓越形象。
消委會早前發表有關強制性冷靜期的報告,除提出在特定交易模式外(包括非應邀或遙距合約),在一些指定行業,例如健身、美容及時光共享等,推行強制性冷靜期,讓消費者可在指定期限內,無條件取消涉及這些行業的預繳式合約,以提升消費者的保障。政府稍後將提出立法框架,並於稍後就特定行業和促銷手法推行強制性冷靜期展開公眾諮詢,消委會期望相關法例能盡快落實,保障消費者權益,遏止不良銷售之歪風繼續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