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張德江訪港前 膠水加固地磚 範圍約1.5個足球場

撰文:陳宇軒
出版:更新:

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上月訪港前夕,路政署工人在地磚縫隙注入膠水加固,政府承認工程是為了配合警方保安需要,涉及達12,000平方米行人路,相當於1.5個標準11人足球場,惟工程費用尚未完成計算。有鋪磚工人透露,過往工作大多以「細沙墊層」方法加固地磚,形容注入膠水加固十分麻煩,基本上甚少採用此方法。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以書面回覆立法會質詢指,路政署上月初於金鐘及灣仔共6段、約12,000平方米路磚行人路,進行填封縫隙工程,是為配合警方保安上的需要,由於工程範圍較大,工程中使用了白色粉末「石英砂」作保護物質。承建商安排約40名工人作有關工程,有關工程費用目前未完成結算。

上月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訪港前,路政署工人在金鐘及灣仔一帶行人路地磚縫隙注入膠水加固。(資料圖片)

3年全港16區填封縫隙工程 耗1,300萬

張炳良表示,由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路政署曾於全港16區進行填封縫隙工程,涉及167段路磚行人路,總工程費用達1,300萬元,惟當局未有細分不同路段採用甚麼加固方法,亦未能提供個別工程涉及的開支及人手資料,只稱會考慮該路段的人流多寡、地下泥土是否容易出現不均沉降、是否因處於人流聚集的地點而有受人為破壞風險等因素,來決定是否需要進行工程。

張德江為在政府歡迎晚宴上向來賓祝酒。(政府新聞處圖片)
黎廣德指一般加固路磚工程多採用「細沙墊層」方法。(陳宇軒攝)

兩方法加固

張炳良解釋,加固路磚工程主要採用兩種方法。其中一個是上月在金鐘及灣仔一帶採用的膠水「JSS」,注入接縫內以黏貼路磚,有需要會在JSS 乾透及變硬前,加上「石英砂」作保護。另一個方法則是使用混入水泥的細沙,以建造路磚下的細沙墊層。

張炳良強調,以上兩個方法均不會影響道路排水功能,又指上月發出紅色暴雨警告當日,路政署在雨勢減緩時,確認金鐘及灣仔一段完成工程的道路,無積水問題,又估計路上被雨水沖刷的白色物質為「石英砂」。

介乎禾笛街及川龍街一段楊屋道,估計以膠水(JSS)加固。(陳宇軒攝)

鋪磚工人:膠水加固很麻煩

近日天氣不穩,曾下暴雨,記者今午隨機到上述曾進行填封縫隙工程的荃灣區行人路視察,發現鱟地坊、介乎楊屋道及德士古道的一段馬頭壩道、介乎楊屋道及古坑道的一段聯仁街,應是採用細沙墊層的方法,而介乎禾笛街及川龍街一段楊屋道,則明顯看見縫隙注有已乾透的淺啡色膠水,相信是採用「JSS」方法。上述街道未發現有積水問題。

有鋪磚工人透露,過往工作大多以「細沙墊層」方法加固地磚,形容注入膠水加固十分麻煩,基本上甚少採用此方法。

公共專業聯盟政策召集人黎廣德指出,一般加固路磚工程多採用「細沙墊層」方法,甚少使用「JSS」,他質疑政府不主動列明各道路所使用的工程方法,以及不公布上月使用「JSS」方法所需成本,是混淆視聽,他促有關當局應盡快公佈上月的工程費用,揭示成本比「細沙墊層」方法上升多少。

張德江(左)離港僅一日,便傳出立法會議員視察深圳的消息。(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