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病人醫療費過百萬 政黨批政府近乎零支援 倡資助全民篩查

撰文:莊恭南
出版:更新:

部分癌症發病的高危年齡約在50歲或以上,但大腸癌及乳癌近年已有年輕化的趨勢。而作為預防癌症最有效方法的篩查,近年政府卻僅有資助大腸癌。
有乳癌患者就反映,由於政府宣傳不足,亦沒有資助高危一族免費檢查,到發現乳房出現「硬塊」,主動求醫而確診時,癌症已擴散至「第三期」,醫療費動輒過百萬。
民建聯則批評,政府對患乳癌女性的支援,以及相關的推廣工作近乎零,促請政府撥款資助,進行全民篩查計劃。

民建聯則批評,政府對患乳癌女性的支援和推廣近乎零,促請政府撥款資助全民篩查計劃。(莊恭南攝)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蔣麗芸表示,多年前已希望能由政府資助,進行乳癌全民篩查計劃,惟政府每年都推搪指要研究可行性。

至今年,新一份施政報告仍稱會委託港大研究,識別本地婦女患乳癌的風險因素,到明年下半年完成研究後,再由政府檢視應否推行乳癌篩查。蔣麗芸指,如政府資助女性做篩查,相信相關患者會更早得到資料,從而減省大筆醫藥費,亦能減輕醫療系統壓力。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婦女事務委員會主席葛珮帆亦表示,全球有34個國家有相關篩查,而本港乳癌發病率近年上升3倍,可惜港府仍沒有推行資助計劃,導致許多婦女未能得到及時診斷。

吳女士(中)前年患病,她指本港癌症病人採用標靶藥治療需要自費,尚未計及其他開支,她的18次標靶藥治療已花費共34萬元。(莊恭南攝)

乳癌病人吳女士表示,前年患病後,共接受6次化療、25次電療及18次標靶藥治療。她指,本港癌症病人採用標靶藥治療需要自費,尚未計及其他開支,她的18次標靶藥治療,就已花費共34萬元。她指,在患病期間,「撐住拐杖都鐘要考慮錢,研究藥物資料,想辦法處理申請資助的手續,你話幾辛苦」。吳女士的標靶藥費用,最終得到「關愛基金」資助。她形容,自己是在「第二期」時發現,屬較「好彩」,而有許多40歲以上的病友,確診時癌細胞已蔓延至第三期,他希望政府盡快推行免費全民乳癌篩查,並將篩查年齡訂立在40歲。

吳女士獲關愛基金資助,算是「不幸中之大幸」,而其他三位患者,則不如她一般「幸運」,因不符申請資料,未能得到資助。黎小姐指,如自己及早確診,即無需到第三期才做手術及接受治療,她又表示,因早年自己名下已擁有一個供家中長者居住的物業,所以無法申請資助,「每三個月一針標靶藥,(財政上)很吃力。」

患者王小姐(中)嘆「女性對家庭付出好多,但對自己嘅健康意識就好少。」(莊恭南攝)

另一名患者王小姐則表示,「女性對家庭付出好多,但對自己嘅健康意識就好少。」他稱,相信很多患者「到依家都唔知道自己患病……我唔知自己係好彩定唔好彩,好彩認識有朋友去做檢查,先知道存在呢個病(乳癌),所以去檢查。」她認為,政府應該拿出更多資源宣傳,讓女性知道要愛惜自己身體。

蔣麗芸表示,許多乳癌患者都是邊緣患者,即財政困難,但不合資格申請資助,只能自己支付高昂醫藥費,患病之餘,精神和心理負擔也加重。她又指,政府現時對乳癌病人沒有支援,香港防癌會過往亦只能向賽馬會申請資助,做一些如病人探訪、心理輔導和資訊講座之類的外展工作。

葛珮帆亦批評,政府呼籲市民定期檢查身體,但女性對乳癌的了解和檢查很少,許多患者到自己發現「出事」,才做檢查,確診患病。她指,如果政府不大肆宣傳,又不願意為婦女做免費檢查,很多婦女跟沒不會檢查,到第三期才能確診,她批評,政府對乳癌女性的支援「近乎零」。

葛珮帆解釋,如婦女有機會做篩查,才能儘早發現及治療,減少日後高額醫藥費,亦減輕公營醫療的負擔,無論對政府財政,還是醫療系統壓力,都是百利而無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