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心臟衰竭死亡率比部份癌症高 體重急升為患病徵狀

撰文:張美華
出版:更新:

隨著人口老化,心臟衰竭新症與日俱增,而且患者的死亡率更比部份癌症都要高。有機構今日(21日)發布有關心臟衰竭的微電影「心很累」,並引述過往調查,結果發現44%受訪患者並不知道個人行為與因為心臟衰竭而入院的次數有關,顯示患者對自我管理的認知和態度欠理想。
藝人譚炳文亦是其中一名心臟衰竭患者,曾發現3條血管中有2條血管幾乎完全堵塞,第3條血管亦堵塞了一半,需進行通波仔手術,他最終於去年確診為心臟衰竭。

「關心你的心」於2016年以問卷形式,向102名心臟衰竭患者進行調查。結果發現44%患者並不知道個人習慣與因心臟衰竭而入院的次數有關。(張美華攝)

「關心你的心」於2016年以問卷形式,向102名心臟衰竭患者進行調查。結果發現44%患者並不知道個人習慣與因心臟衰竭而入院的次數有關。

另外,調查又發現25%患者,從不或很少時間會每天運動30分鐘。機構指,量度體重有助了解身體的水腫情況,對於心臟衰竭患者相常重要。惟調查顯示只有13%患者,常常或每天量度體重,更有35%患者從不或很少量度體重。

心臟科專科醫生陳藝賢表示心臟衰竭患者應戒煙酒,更要控制體重。(張美華攝)

機構又引述一項外國研究,在對比134名因心臟衰竭入院的患者及134名正常人士後,發現離入院日子越近,心臟衰竭患者的體重增加就會越多,反映患者體重越增,病情就越差。而近一半心臟衰竭患者於入院前一星期均有明顯增重,超過2磅的跡象。

體重若一日增加2磅 或一星期增加5磅 代表身體亮起紅燈

心臟科專科醫生陳藝賢表示,今次調查結果反映本港患者對病情的自我管理認知不足。他續指,患者應每日量度體重,倘若患者體重一日增加2磅,或是一星期的體重增加5磅,就代表身體健康狀況亮起紅燈,需要立刻控制飲食,以及有需要時求診。

要防止心臟衰竭病情惡化,除了要依從醫生指示用藥外,患者亦應戒煙及注意飲食習慣,包括減少進食高脂肪食物和控制鈉、水的攝取量,同時亦要戒煙酒,更要控制體重。

藝人譚炳文曾因氣喘求醫

藝人譚炳文亦是其中一名心臟衰竭患者。他曾因一次跑步後異常氣喘而向醫生求醫,惟醫生表示他沒有大礙,並於他要求下為他處方「脷底丸」。

3條血管有2條血管幾乎完全堵塞

當譚炳文翌日到新加坡登台時,休息期間突發感到身體冰冷,並開始出現抽筋、無法透氣的現像,幾乎無法呼吸,其後送往深切治療部作緊急治療。譚炳文指,當他回港後再往醫院求診,發現3條血管中有2條血管幾乎完全堵塞,第3條血管亦堵塞了一半,需進行通波仔手術;他最終於去年確診為心臟衰竭。

醫生先為他處方傳統藥物,譚炳文指身體仍有不適症狀;醫生後來為他換上新一代ARNI雙效藥物,加上改善生活習慣,如少吃濃味食物以及多休息等,身體狀況便逐漸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