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兒自殺離世4年 母親思念情常在:有無時光機可以返回過去?

撰文:胡家欣
出版:更新:

「每時每刻都掛住佢。」50幾歲的阿靜(化名)愛到觀塘海濱長廊跑步,然而每當場內播放着宮崎駿《天空之城》的電影配樂,她的耳邊猶如傳來幼子拉奏的琴音;停下腳步,望向藍天,她幻想着遠在天國的幼子,生活仍然安好。
呼吸雖痛,卻能撫平心靈,阿靜說:「嗰種心情你唔會明白,又痛又有種阿Q嘅精神。」
四年前的五月,阿靜愛子從二十八樓一躍而下,遺書輕輕留下數句,在世者承受漫長煎熬。今(10日)是世界預防自殺日,她說近年不少年輕人選擇輕生,勸喻他們勿衝動,「死咗咩都冇,生存就會有希望。」

我個人好似斷咗線,暈咗。
阿靜
2014年5月的其中一夜,阿靜的愛兒選擇跳樓自殺,她當刻難以置信,傷心得當場昏倒。(羅君豪攝)

「你個仔仔出咗事。」2014年5月的那一夜,阿靜不斷致電兒子,接通後終由警察回話。她說,當時尚未意識到兒子已走上絕路,直到走到大廈外圍,望見遠處架着一個綠色帳篷,眼前兒子的書包完整無缺在地,她始驚覺噩耗——18歲的幼子從大廈高處躍下輕生。她回憶時不禁哽咽道:「我個人好似斷咗線,暈咗。」半夜醒來,阿靜躺卧在家中,哭得肝腸寸斷。

兒子本是「開心果」好動活潑

「你喺邊呀,我煮飯留畀你。」與幼子當日最後一次對話,阿靜說依然是閒話家常。他自殺前一周,毫無異樣,生前更是家中「開心果」,經常綻放朗笑,好動活潑,學業中上,順利升讀大學,無須自己掛心。

八年前,她與丈夫離婚,一個女人獨力撫養家中三位在學的子女。身兼護理員及家務助理的她,一星期七天無休,身體疲憊不堪,孝順的幼子特意放學後學習按摩,「佢好貼心,我一返到屋企,每晚都會幫我鬆一鬆。」

幼子離世,阿靜的世界頓時顛倒,傷心欲絕,「個心真係碎裂,就好似打爛咗玻璃。」(羅君豪攝)
我一路抹一路喊。我個心真係好痛,痛到真係想拎自己個心出嚟洗一洗。
阿靜

躲入幼子房間一個月 翻開每本筆記圖找自殺原因 

兩人溫馨相處的情境不再,幼子僅留下一封遺書,「佢自覺所讀的學科幫唔到人,話去到另一個世界可以幫到好多人,於是揀咗呢條路。叫我堅強落去,未來會再相見。」寥寥數句,卻令在世的人百思不得其解。

阿靜將自己關在幼子的房間,希望找到兒子自殺原因的答案,「我周圍搵佢嘅筆記,書櫃全部每一本書都揭過晒,我想睇有冇字條留下,但我睇唔到。」

「以前佢日日玩嘅結他,喺房入面鋪咗塵,我一路抹一路喊。我個心真係好痛,痛到真係想拎自己個心出嚟洗一洗。」阿靜每天以淚洗面,茶飯不思,甚至想過輕生。

女兒苦勸後終醒覺

兩個女兒見狀,感焦躁不安,終勸醒母親,「媽咪你咁樣落去,你淨係顧細佬唔理我哋,我哋唔係你個囡?」一個月後,阿靜終於走出房間。

「成日諗會唔會有時光機可以返回過去?甚至用我條命,換佢條命。」兒子最初離世,阿靜腦海經常浮起這個念頭,但她明白與其走入「死胡同」,倒不如找一條出路。(羅君豪攝)

孭着兒子書包走上日本雪山 半年後始接受事實

一家三口後來搬到新屋,屋內電視長期關閉,牆上不再掛起家庭相。縱使出力制止自己睹物思人,但喪子之痛,時而突擊,心頭一陣絞痛。「一出街見到同仔仔咁高大嘅同學仔,我就會想像到阿仔,就會不停喊。」

半年後,她隻身赴日本參加馬拉松跑步。旅程有一天,她背着兒子遺下的書包,走上雪山,在雪壁寫上兒子的名字,「同媽咪到咗呢度啦,你以前都鼓勵我到呢度。」當刻,她說彷彿與兒子心靈接通,在山上心境異常平靜,「接受佢走咗,唔喺人世啦。」

「但我仲會覺得細佬喺身邊。」幼子喜歡食草菇、粟米仔、南瓜,阿靜下廚時依然用到;與兩女兒打籃球解壓,席間還是會提起幼子;偶爾還會主動翻開幼子寫給自己的信,回想兩人生活開心點滴,「會有幸福嘅感覺。」

阿靜接受愛兒離世的實事,但亦選擇繼續思念亡兒,彷彿對方不曾離開過。(羅君豪攝)

拒收起往日回憶 曾接受兩年心理輔導 至今仍要服藥入眠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她曾接受兩年心理輔導治療,至今仍需間中服食安眠藥以助入眠。她也會參與義工服務,扶助自殺者親屬走出陰霾,輔導對方的過程,須反覆重提亡兒往事。

她笑言,有時要在人前裝作堅強,但亦是機會梳理思念與情緒,過程猶如打理一個抽屜,「有時櫃桶入面嘅物件會不斷積聚,亂到會彈出嚟,所以你要執好佢;有時你亦可以打開櫃桶拎起一啲嘢,睇完再好好放返入去。」為何不關起它?「咁始終有一日都會爆。」

無力挽回逝去的生命,她只盼阻止下一個悲劇發生。今日是世界防止自殺日,她寄語年輕人勿因一時之氣了結生命。

遇到咩困難要同屋企人講,唔好話收埋收埋,將自己帶入死胡同。可以搵社工、家人、朋友傾訴,始終有解決方法。死咗咩都冇,生存就會有希望。你走咗只係將傷痛留畀屋企人與朋友,係一世。佢地仲痛苦過你。
阿靜
陳葒表示,九月開學後學生容易受壓,情緒特別需要關注。(資料圖片)

九月學生較易受壓 陳葒建議成年人多關心傾聽

為基層學生創辦「陳校長免費補習天地」的陳葒,近年積極發起關注學童自殺問題的行動。陳葒表示,九月開學後學生容易受壓,情緒特別需要關注。他舉例,如輟學生或升中學生,需要適應新的學習環境,難免會容易感到焦慮不安。另外,經歷完暑假後,學生要重新面對學業壓力或處理朋輩關係,故情緒較易波動。他建議,老師與家長應密切留意學生或子女情況:

學生若自覺陷入情緒低谷,可找值得信任的人傾訴,宣洩負面情緒,同時避免自己思想轉入「牛角尖」;
家長與老師應細心留意小朋友的情緒,若突然表現異於平常,「如變得沉默或亢奮,又或會容易哭」,可主動關心對方;
少說話多聆聽對方,切忌輕言批判對方想法,或者滔滔不絕說出「大道理」,因對方會感到不被理解;
盡量鼓勵對方大膽說出自己感受,「欣賞他們勇敢面對的勇氣」;
示意自己願意充當聆聽者的角色,隨時可作為傾訴對象。

求助網站和熱線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網上傾訴室「Chat窿」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熱線 : 23892222
醫院管理局精神健康專線 : 24667350
東華三院芷若園熱線︰18281
撒瑪利亞會熱線︰28960000​
學友社學生熱線:25033399
社會福利署熱線︰23432255
生命熱線 : 23820000
災後心理輔導熱線:51815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