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小學午餐暗藏陷阱 「健康」食材含鈉量竟達全日攝取上限
9月將至,小學即將開學,衞生署聯同食安中心於今年1月於26間全日制小學,收集100個午膳飯盒樣本進行分析,發現九成午膳的總脂肪 、 飽和脂肪 、 反式脂肪及糖份,均低於建議攝入量上限,平均鈉含量減幅顯著,已達 「 學校午膳減鹽計劃 」2018 年的目標。然而,署方發現一些看似健康的食材,含鈉量其實極高,甚至有飯餐的鈉含量,食一個已達兒童全日攝取上限。
食安中心建議,榖物類、蔬菜和肉類比例為3:2:1,繼續減低午膳中的鈉含量,邁向「 學校午膳減鹽計劃 」中的減鈉目標,達到每年約5%的減幅。
另外,衞生防護中心及食安中心建議家長及辦學團體,可向午膳供應商反映任何不符合營養指引情況,要求盡早作出改善,並應向學童提供足夠水果 ,以遵守三低一高的飲食原則。
衞生署:減鹽仍未達標 口味改變要循序漸進
衞生署助理署長(健康促進)馮宇琪表示,參與17/18學年學校減鹽計劃的飯盒供應商有13間,並為480所學校提供午餐服務,所供應的午餐盒鈉含量,由2013年測試中的每個飯款平均的951毫克,減至818毫克。
馮坦言,數字雖然仍較標準的500毫克為高,個已達成減鈉目標之內,望能夠持續:「因為一下子減咗,小朋友未接受到而做成廚餘,所以要循序漸進令佢哋習慣會好啲。」
不過,署方仍發現,部分飯餐的含鈉量,仍觸及到每日攝取量上限1500毫克,這些飯餐所用的食材,都令不少人誤以為是健康食物,三款飯餐包括蒜汁雜菜金菇絲鮮腐竹烏冬、焗低脂芝士汁豬肉丸寬條麵及蓮藕炆粗齋飯,相信含鈉過多,和調味料有關。
若攝取太多鈉,會有機會引起高血壓等問題,對身體健康較大風險。此外,馮提到有部分餐單的蛋白質過高,特別為肉類餐單,但由於供應商主要以瘦肉及非油炸方式處理,認為問題不大,會作檢討後兩年後提出新方案或建議。
小學校長:要小朋友改變口味 家長要配合
聖公會聖雅各小學校長張勇邦則認為,小朋友的口味可作調節,但要長期養成習慣,學校能夠控制小朋友的午餐,但放學後則由家長照顧,若然同樣給予其他快餐類食物,足以令他們對營養餐單感到乏味,不能跟隨,所以家長的配合同樣重要。
此外,學校鼓勵有營餐單多年,大部份同學亦能接受,不太抗拒其選擇:「其實通常係一個學生,可以影響一班人,從而影響學校風氣同文化。」